午后,接一朋友的约茶电话,我便赴约了。
茶间朋友绘声绘色的介绍喝的那道茶,说此为云南无量山古树茶,是难得的珍品。
听闻此言,我的后颈脖似乎已经汗浸,张嘴嗦一口气,仿佛舌两侧亦微甘无比。我连道:"好茶,好茶",旁几位亦赞不绝口。
其实,我心底里是不太喜欢霉树叶这个味道的,我喜欢的是香气浓郁的感觉。这或许是和我性格有关,我外向的性格喜欢张扬的事物,对于那种深沉内敛的的神韵,一时半会是觉察不到的。
如果是早年,我喝下一杯后,便会直接叫主人换茶的。那个时候,不知道直接了当是自己浅薄的软肋,得罪了很多人,这就是我至今一事无成的原因。一杯茶即是一段人生,这样的经历是深刻的。
别人约茶,断然不会沏一般般的口粮茶来应对你,正像有心请客吃饭,绝不会只上一碟苦瓜肉片和一碗蛋花汤一样。
茶的味道,是依各人的口味不同而言,有的人喜欢喝烫嘴的,唯有烫,才能品出韵味,有的人喜欢温热的,大口才喝出感觉。
茶有浓淡之分,有的人,非浓重不喝,浓才显岀滑感,淡则水寡索味。而多数人对极浓的茶,喝了只有反胃作呕的感觉,故茶汤一杯,因人而异。
对于醇茶,那些喜欢有点霉味的人,大多是喝茶的新人,这类人只看年份,很在乎茶的价位,当豪华的包装配上刺眼的价格,那他便认为此茶尊贵无比,恨不得连带茶渣都嚼进肚里。
茶依地域、品种、釆摘时间,加工工艺,存储发酵等等来区分优劣,但入口之物
像菜品一样,红烧狮子头的名菜未必人人喜欢吃。就大红袍而言,不管多名贵,我是始终不喜欢那股炭烧味的。
别人约茶,是一番情义。这个时候,我们喝的不仅仅是茶汤,而是一种心情。
主人泡茶,只管饮胜。茶只是一个交流的媒介,如果天天有人约你喝茶,你不发达都难。
当你茶架上堆满了别人送的礼茶,也就意味着你有了众多的好人缘。当你不愁没好茶喝时,那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茶既是口味之物,又是时运佳品,人生烟酒茶三大乐事,茶就排在其中。
茶最为解心,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你能感悟岀人生亦如茶。
喝茶从不挑剔,只管畅喝,那是大度平易之人,结交此朋友,是你一生所幸。对茶有品质要求,你就能从他的风格上,领略你看不到的风光。至于解渴的朋友,你冲茶的速度就要快一些了。
我们见过太多喝了一辈子茶而不懂茶的人,有的人喝茶只喝价格,有的人喝茶,喝的是格调。时时揣着茶杯游走茶肆的人,未必懂茶,给我的第一感觉只是嫌主人的杯不就手而已。
我自小生长于茶山,从种到采到加工到储存,这个环境对我而言,可称得上铭心刻骨,然我是不懂茶的,甚至于对茶没有感觉。上了年纪,闲来无事,于口淡之际,玩了几盅茶水,才慢慢的对茶产生依恋,所谓懂茶,大多是个人口味而已。
卖茶和卖酒有一点相同之处,酒和茶皆随年代而变化不同,早年酒盛行喝孔府宴、沱牌、秦池,近年喝茅台醇、五粮春,到如今遍地开花的酱香系列,喝酒的人懂酒吗?茶亦如此,早年的铁观音、金俊眉、正山小种,而今的冰岛、老树、六堡。我想,不论酒茶,大多数人喝的皆是时尚、皆是跟风。
开茶庄之人,日常与茶打交道,懂得的是大众喜欢哪一种味道。从而迎合众口,才达到利益最大化。进价和卖价是茶庄老板最关心的,与懂茶无关。
嗜茶的人,为的只是感觉,茶喝多了,能喝岀适合自己的茶,仅此而已。茶之评判,要从角度,需求等很多方面考究。
霉香的茶,很多人喜欢,喝这种茶,让人体会到了年份的沧桑感,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我想,霉香的茶,感觉远远大于口味。
我属于饮茶解渴之辈,故很注重口感,至于年份,价格、金花以及硒元素等等均不在我考虑之列,但凡霉之过重,我不会日日汤泡。一事无成也罢,功成万代也罢,这盏茶终将随岁老去。
有时候,面对后生,我也会摆出一副懂茶模样,但细心的人看我不会用盖碗砌茶时,是不是心里又萌生出一种伪茶迷的想法?关于茶温寒的养生功效,我是一概不知的,饮茶我只图口爽,不知什么时候又有谁约我喝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