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专长是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是,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
有太多的人,认为聪明的头脑就可取代知识。
另外一点也同样重要——纠正你的不良习惯。

02 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由人的个性决定。
但不管个性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它肯定是早在一个人进入职场前就形成了。通常,几个常见的个性特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方式。
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
03 我如何学习?
要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方式,需要弄清的第二点是,他是如何学习的。而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
知行合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如果知行不合一,人们就会无所作为。
我属于读者型还是听者型?我如何学习?这是你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但是,光这些问题显然不够。
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还需要问这样的问题:
我能与别人合作得好吗?
还是喜欢单枪匹马?
所以,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我如何才能取得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许多人做顾问时的表现会很出色,但是不能够承担决策的负担和压力。与此相反,也有许多人需要顾问来迫使他们思考,随后他们才能做出决定,接着迅速、自信和大胆地执行决定
04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接受,或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符,那么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不仅会产生挫败感,而且也很难有好的绩效表现。
一位成功的人力资源高管,她所在的公司被另一家更大规模的公司并购。并购结束后,她得到晋升,并从事她最擅长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为重要职位遴选人才。
这位高管深信,这些职位应优先从内部雇员中挑选,若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再考虑从外部延聘。但这家新公司却认为,应首先着眼于外部人选,以便补充新鲜血液。
当然,这两种策略各有利弊,而据我个人的经验,最好是两者兼顾,各取所长。然而,这家公司和这位高管的做法从根本上讲是不相容的。
05 我属于何处?
三个问题的答案:
我的长处是什么?
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随后,他们就能够并且应该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
或者,他们应该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准备把握机遇时水到渠成的。
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 06 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他们还不得不提出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问题: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必须考虑三个不同的因素:当前形势的要求是什么?鉴于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方式以及我的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出最大贡献?最后,必须取得什么结果才能产生重要影响?
07 对人际关系负责
除了少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
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进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而要实现自我管理,你需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起责任。
首先,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
这就是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价值观。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一个习惯于写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第一份工作时就培养起写报告的习惯,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
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者型,此人也会继续写着那肯定没有任何结果的报告。这位老板肯定会因此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肯定干不好工作。
但是,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与他们共事的人有责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并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去适应老板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事实上,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与你共事的人。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做事方法,也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而不是按你的方法来工作。
重要的是,他们能否有所作为以及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至于工作方式,人各有别。
提高效力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和你要依赖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而工作关系,应当既以工作为基础,也以人为基础。
其次,要学会沟通责任
因此,人们绝对有必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