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其父攘羊”之感

“其父攘羊”之感

作者: WXJ水晶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7-12 07:42 被阅读0次

读鲍鹏山教授《论语导读》

子路第十三(13.16—13.23)

原文: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分享: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对孔子说:“我那地方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去告发了。”孔子说:“我那地方正直的人和你所讲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的品德就在其中了。

让我想到了“大义灭亲”这个词。现实生活中有父(继父)猥亵(甚至强奸)女儿的情况,母亲和女儿为了父亲的名义忍气吞声,不去告发。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这样的危害。

还有“家暴”。丈夫对妻子实施身体伤害,如果妻子也忍气吞声,丈夫就会变本加厉,甚至一次比一次更严重。

再有“子债父还”。现在有一些“儿子”主动或者被动(被引诱)地参与赌博(包括网络赌博),输掉数十万,父母拿出一生的心血来为孩子还债,造成的结果,儿子不仅不知悔改,还会越陷越深,最终被关进监狱,受到法律制裁。这时已为时已晚,钱没了,人被判了刑,还影响到下几代的政治前途。

所以,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能把最亲的人对我们的伤害置于法治之外!这样才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才更利于家庭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父攘羊”之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ou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