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已经在不同的班级上过好几遍了,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因此在备课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针对点。今天在调整方法后再次磨课。为了上好一节课,老师的备课、研课、磨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我认为上完课后的教学反思既是对一节课的总结,更是给今后的教学方向指明了方向。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屋已经活了100多岁了,很久很久没人住了。它正准备倒下去的时候,为了帮助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请求,老屋一直坚持站在那儿的故事。本课教学时,要珍视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借助题目、插图、文章内容中的一些线索,建立起预测的意识;然后借助旁批,培养学生主动预测的能力。
一、教学效果
1.巧设预测点,提高阅读能力。
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阅读预测能力。一篇文章可供设疑的地方很多,这就必须要有选择,选择那些既能有效地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地方设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预测。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准备倒下的老屋怎么就“总也倒不了”呢?猜测一下可能发生什么?说说你这样猜测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预测和随文预测。
然后把课题作为第二个思考点,文中说:“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你认为这个小读者这样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呢?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大胆预测。(1)老屋会答应小猫的请求吗?依据是什么?预测的方法是什么?(2)老屋会答应老母鸡的请求吗?依据是什么?预测的方法是什么?(3)老屋会怎么回答蜘蛛呢?依据是什么?预测的方法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老屋是因为帮小猫、母鸡、小蜘蛛才没有倒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通过“预测——阅读”,使学生意识到,在阅读中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
2.初遇旁批,体验预测
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进行预测。比如,针对题目处的旁批,告诉学生这是一位小朋友阅读后做出的预测,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预测。学生一定看过与魔法有关的神话、童话。这就是依据阅读经验来猜测的。另外,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插图、故事的内容等处的旁批,告诉学生各处旁批预测的依据。比如第三自然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就是通过联系前文内容而做出的预测。最后,引导学生对预测内容进行审视。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内容一样吗?无论预测的结果是否与后面的内容一致,只要有依据就行。鼓励学生只要有依据,预测的正确与否都值得肯定。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表演“如果熊宝宝来了,老屋还会怎么回答。”这也是让孩子们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预测。最后,小结课堂,通过练习题巩固对预测的认知。学生谈到了“题目、上下文的内容等”。这其实是对前面预测方法的一次回顾。在孩子们交流后教师总结:预测是阅读的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我们预测。
3.合作朗读,体会老屋品质。
在第一课时中,我的教学重点是对本课字词的学习和对课文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训练,来体会人物的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课时在学习预测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精彩对话在课堂上情景再现。在边读边演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容再现,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二、成功之处
通过提前预习和多次阅读文本,让孩子对文本内容产生好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预测老屋究竟会不会倒,为什么。学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与破旧,体会老屋的孤独与寂寞的基础上,再度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在阅读中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最后通过学习单当堂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不足之处
回顾课堂,也有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已经剩下不多了,学生也没有再进行拓展练习,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根据一些题目去预测结果,进行练习。
2、老师抛出的问题太紧密,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一节课学生仿佛是在配合老师完成这节课。
四、改进措施
上完课,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要想学生的预测能够有效果,尽量不让学生预习课文,同时可以针对学生已经知道课文大致内容,让学生根据课文中一个句子来预测;或者根据一些课外题目预测结果。
2.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训练,要舍得花时间,花大力气,抓住重点词语来进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都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3.可以让孩子们把这节课内容表演出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课无论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从课堂的细节处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让所有的孩子参与进来,那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朝气与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