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次杨丽萍上热搜,都是因为她的生活方式。
上一次,是因为她一把年龄还打扮的很少女,这一次,攻击升级了,直接戳中对女人来说的要害部位:你没有孩子。
在杨丽萍晒出的自己吃火锅的视频下面,一条点赞量获万的评论显得很扎眼,很可笑,但也很现实。
一位女性网友评论说:一个女人,一辈子没有孩子,就是一生的失败。到老也享受不到儿孙满堂的快乐,即使再美再优秀也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其实这个评论最大的逻辑漏洞在于,她表现的好像生过孩子就能逃过岁月的摧残一样?
作为生完孩子胖十斤,老十岁的人,我很惶恐于她如何敢和没生过孩子的人,比较岁月摧残这件事情?
但生育给了她自信,是的,在她的字典里,一辈子没有孩子,就是一生的失败。
好巧不巧的是,同一时期,另一个关于女人生育的事情,也上了新闻。
一代赌王何鸿燊去世后,关于他复杂的家庭,庞大的遗产分配,一度成为新闻讨论的热点。
而最先挑起财产纷争的是赌王大房,黎婉华的一双女儿,何超贤和何超雄姐妹。
何超雄起诉姐姐,要求她公开或交出大房基金会的资料,并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登记知会备忘录,意味着在没有自己知情的情况下,姐姐无权在父亲的遗产授权书上盖章。
面对妹妹的完全不信任,何超贤没有否认在何超雄财产上存在问题,而是暗指,妹妹何超雄单身没有孩子,分得的财产已经足够自己生活了,没有必要再争取了。
没有后代要养育,居然可以成为姐姐未经允许,私自分配和处理财产问题的理由?
这也再次印证了国人的主流观点:没有孩子,你钱再多有什么用?事业再成功有什么意义?过得再光鲜亮丽有什么意思?
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发起攻击往往的是女人。
女人扎女人,一扎一个准,因为痛处在哪里,心里门儿清。
所以,一位女性主义者才会遗憾的说:女权主义者的错误是,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将矛头对准男人,而被父权制教化的女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将矛头对准同类。
男人不会生孩子,不会成为男人的弱点,但是女人不想生孩子,是自私,不能生孩子,是缺陷。
有生育能力,本来是女人的衍生价值,意味着女人拥有比男人更灵活的选择权,但现在却变成了女人的软肋,成为了捆绑和束缚女人自由的绳索。
这难免让人困惑,为何有些女人不明白,你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其次才是一位女人,最后,才有可能是一位母亲?
为何很多女人不明白,成为母亲,是你选择的一个标签,增添的一个身份,解锁的一个新历程,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呢?
后来我想了想,大约在这些女人的人生里,除了生孩子,真的没有别的值得骄傲,值得追求值得穷尽一生的事情了吧?
比如,梦想,事业,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地方?
不然,我实在无法想通,她哪里来得底气,可以嘲笑杨丽萍,这个中国为数不多的,非常顶级成功的女性艺术家?
所以,我有时也难免钦佩那些单一价值观的人,因为浅薄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她活在自己非错即对的二元世界里,发表任何见解,提出任何观点之前,都不会有犹豫和自我质疑,因为她构建了抵挡一切的铜墙铁壁。
最重要的是,她的单一价值观是如此根深蒂固,如此刀枪不入,以至于她拿着这个价值观,就敢攻击任何人。
所谓无知者无畏,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通过这些事情,我也想探讨一个问题:为何有些女人觉得,生育,是人生的必然选项?女人如此热衷于孩子,是生物学天性吗?就像男人天生热衷于性?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女人渴望婴儿,对孩子怀有极度的生理和情感渴望,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但这种欲望却不是天生的。
在《母亲的本能》一书中,作者探究关于母亲的本能,最后得出结论:没有科学证据可以断言,母亲的本能会自动赋予妇女生育孩子的欲望。围绕孩子构建的生活,似乎对许多妇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触发了一种情感欲望,告诉我们的大脑,要一个孩子是人生的必然选项。所以,女人对孩子的渴望,源于根深蒂固的社会和文化期望,并在这种社会和文化的熏陶中,使女人认为她们的渴望与生俱来。
因为长久以来,生育,依然是我们的文化规范,父母,依然是成人的默认状态。
就像30岁大龄未婚被视为社会非常态现象一样,女人选择不要孩子,也被社会文化视为异类。
《婴儿陷阱》一书中,作者佩克认为:女人的母性不是天生的,而是推销给女性的想法,主要是为了使她们易于控制,并更好扮演性别角色。
佩克后来进一步表示:生育孩子,意味着女人必须要放弃一部分事情,比如职业发展,情感幸福,财务稳定,独处的时间等。
2017年,以色列作家奥娜·多纳特,发表了《遗憾的母亲:一项研究》,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项目,她采访了来自不同背景和年龄的28位母亲。
大多数参与者告诉她,抚养孩子的经历使她们感到被困或窒息。这些感觉源于社会在没有提供足够的系统支持,甚至没有坦诚地谈论其职业,抱负和幸福的长期成本的情况下,将妇女推向母亲的方式。
如果你对一个男人说,你同时照顾好孩子,负责家庭的内部事务,并取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会告诉你,这怎么可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遗憾的是,这是大多数母亲的最高追求,在孩子和事业之间平衡。
即便如此,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曾经发出困惑,她说,本质上,她非常的开放,激进,但是奇怪的是,她没有孩子这件事,让她感到遗憾,甚至缺陷。
一直到后来,她才发现,她悲痛的不是没有孩子这件事,而是在我们常态的社会文化中,没有孩子,意味着失去了未来代表着幸福和归属感的东西。
所以,不是不生孩子,使女人不幸,是不生孩子,由此失去了社会构建的围绕孩子的归属感和幸福,而让无数女人感到不幸。
女性主义者,凯蒂·林德曼也进一步研究过这件事情,后来她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五分之一的妇女没有孩子,三分之一的妇女没有孩子,那些不生孩子的人,会感到被社会拒之门外吗?
不会,因为未婚女人的孤立感源于,很多母亲之间天然具有联系,一旦有了孩子,她们人生的优先事项,兴趣爱好会发生改变。结果就是,母亲们天然联合,而孩子们支持母亲,所以,那些未婚或者未育的女人,会感到被排除在社会支持网络之外。
而生育和抚育后代,作为社会生活的默认结构,母亲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身份。一个孩子也会给女人带来无形的价值,以及社会认同感。
就连希拉里·克林顿的策划团队,也在努力将她塑造成全世界最好的母亲。
学术界和激进主义者,将这种思维称之为:孕产思维。
所谓的孕产思维,就是指:成为父母,以及抚养子女,被认为是每个人成年生活的重心和中心。在这些人的思维模式里,拥有家庭非常重要,孩子是稳定的代名词,是生命意义的答案,而家庭幸福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由于孕产思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所以,要生儿育女,抚养后代,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而如果单身女性,或者选择不要孩子的女性,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需要构建内在凝聚力,也就是,这完全依赖于女性的内部团结。
这些年,我们能够看到女性内部出现的价值观分化。
一部分开放独立的女性,不再将生育价值视为女人的唯一价值,因此会下意识的贬低生育价值,而视生育为核心价值的女性,过分捍卫自己的价值,而对不婚不育的女性极尽刻薄。
然后就是,职场妈妈看不起全职主妇,全职妈妈看不起职场女强人。
一句话,生在这个社会,女人的选择从来都举步维艰,身不由己。多些体谅,多些理解,彼此扶持,互助,难道不好吗?
攻击别人,从来不会让自己的选择高尚,因为真正高尚的人,致力于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非贬低他人的价值。
你什么时候看到过一个幸福的,智慧的,致力于自我发展的正常人,会没事攻击和贬低她人?
觉得自己幸福,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以自己的幸福评判标准,去衡量和批判别人,甚至嘲笑和辱骂她人,则是一件非常无知和浅薄的行为。
最后,作为一个自认为有梦想,有自我追求,同时又生了一个女儿,并且被催生二胎,在事业和家庭之间苦苦平衡的独立女性,如果你问我生孩子意味着什么,我会告诉你:孩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开始了我的现实生活,又像是结束了我的生活。
我很多读者都以为我是单身,因为在我的账号里完全看不到任何有关孩子的信息,虽然我的朋友一度劝我,特别应该开一个关于孕婴或儿童教育方面的账号,因为我自己是理论先行,结合实践,反复思考的学习型妈妈,所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还蛮丰富,但是我不愿意让我的写作和孩子挂钩。
就像我的阳台是纯白色的,摆满了绿植,这是家里唯一一处我不让孩子靠近的地方。
妈妈的这个角色,已经占据或者占满了我的生活,我想念我自己,我需要一些私密和自由的空间喘息一下。
仅此而已。
我依然记得在宝宝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她睡着后,给自己倒了杯酒,一边喝一边哭。
成为妈妈幸福吗?非常幸福。
在我没有成为妈妈之前,我曾经对一个生过孩子的姐姐说,将来养一群猫就好了,那个姐姐告诉我,但是猫咪不会叫你妈妈。
我当时没有理解那句话,因为我不觉得有个孩子叫自己妈妈,是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直到我女儿用软软糯糯的声音,一遍一遍的喊我妈妈,我整个人柔软的快要化了。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比我过去养猫咪带来的快乐要高一百倍,一千倍。
但是,养孩子付出的辛苦,也绝对比养猫咪要辛苦一百倍,一千倍。
最重要的是,成为妈妈,意味着你自觉接受许多无形的社会捆绑,自觉被割韭菜,自觉按照社会价值体系行事,因为妈妈这个词,就是一个社会名词。
比如,作为一度对金钱不敏感,房价怎么涨都和我无关的的追梦女青年,有了孩子,就意味着无论学区房怎么不靠谱,你都需要想办法加入购房大军。
比如,一个在职场上也非常拽,我行我素的冷漠女文青,会特别的讨好宝宝的幼儿园老师,信息秒回,态度百分之二百的好,就是害怕老师那万分之一的会对我家宝宝不好。
宝宝是妈妈的软肋,也是妈妈的盔甲。
但是,对于很多自身就非常强大的女性,也许她根本不需要这个盔甲,因此,也不想要这个软肋呢?
如果,你问我,后悔要孩子吗?我会告诉你,绝对不会,虽然有孩子之后,我才明白我根本不适合做妈妈,并且我并不适合照料孩子,甚至谈不上喜欢孩子,但是,我非常爱我的孩子,不是因为我天生喜欢小孩子,仅仅因为她是我生的孩子。
如果,你问我,再选择一次,还会要孩子吗?
我会告诉你,绝不!不婚不育保自由!
生孩子不算什么,但在这个社会,做母亲,是一件非常没有人权的事情。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受,因为比起拥有孩子,我人生中有非常重要的,渴望追求的事情,我曾经以为孩子是人生的必然选项,以为孩子不会影响我的追求,直到我有了孩子,才明白失去了太多。
得到了许多快乐和幸福,也失去了许多曾经视为生命的东西。
所以,更多女性应该想清楚自己的选择,并且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价甚至抨击别人的选择。
因为人生的价值排序里,孩子,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排在第一位。
当然,我现在将我女儿排在第一位,甚至超过我自己,因为是我,将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我自觉对她负有爱的责任和供养的义务。
我本可不必将任何人放在第一位,但谁让我选择了成为妈妈。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