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寻欢作乐》二读进行中。
相对于毛姆更有吸引力的四大成长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刀锋》和《面纱》,很多读者对《寻欢作乐》不算熟悉。
《寻欢作乐》虽是小说,但几乎没什么情节可言。不过,如同《人生的枷锁》一样,这本书里有太多毛姆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小说女主角是以毛姆深爱的女士苏·琼斯为原型而创作的,这也正是毛姆写这本书的初衷,他一直想写苏·琼斯的故事。
因此,当1958年毛姆在接受采访时称,《寻欢作乐》是他本人最得意、最喜爱的一部小说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这部小说是毛姆晚些时候的作品(1930年与读者见面),我初读的感觉:文笔更加老道、辛辣,对人性看得更加透彻和入木三分。
大家不妨看看我从今天起从本书中陆续摘选的句子,体会一下毛姆的锋利笔风。
(下文括号中文字为我自己所注)
11. 因而问我应当由谁来拨动琴弦,弹奏人类多变不定的灵魂偶尔渴望听到的曲调。
(应该由谁呢?毛姆从年轻时就放弃了对英国国教的信仰,我们从《人生的枷锁》中就能看到。)
12.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别人对你的好意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我想毛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对人性越来越失望,年轻时总以为人性是善良的,所以对他人友善是自然的事。)
13. 有时候你面前只有一条小鹿,两边都是茂密的山楂树篱,上面是两旁伸展出的榆树的青枝绿叶,你抬头仰望,只看见中间露出的一线蓝天。当你在这温暖烘烘的、炽热的空气中骑车前进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一下静止了,而生命会永远持续下去。
(15岁时,毛姆经他的牧师伯伯同意,用自己父母留下的钱买了一辆当时甚是时尚的新兴物件:自行车。而在《寻欢作乐》中,正是男主角在自学骑行车子时初遇了女主角罗茜。现实生活中,毛姆并非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苏,所以,小说是源于生活之上的腾挪而已。)
14. 一个人一生中所不得不应对的一个难题是,对他一度曾亲密相处过而其重要性已不复存在的人们,该如何对待…… 事实上是一个人总是在不断地成长出他以前的环境和朋友,唯一可取的做法就是面对现实。
(不是说人生就是上车下车的旅行吗?每一个人只能陪伴你的某段日子而已。)
16. 如何与过去跟你挺亲密,但一段时间后却对你不感兴趣的人相处,这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必须处理的难题之一。如果双方都过得不怎么样,关系自然就断了,也不会有什么不愉快,可要是一方成了名人,那他的处境就尴尬了。他交了一大批新朋友,那些老朋友却丝毫不退让;他的时间是自己的,他们却觉得拥有优先占用他时间的权利。
(非常真实的现实。)
17. 美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像饥饿那样简单。
美是一条死胡同。美是一座山峰,一旦抵达,就哪儿也去不了。
(本书的名句分享完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