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本质可以用他的一句话概括:“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他一辈子坚持价值投资。这句话也成为我信仰之一,充满了人生智慧。
曾经通过竞标成功地与巴菲特吃午餐几位投资人,问他们花钱与老爷子吃饭值吗?他们回答很值,因为学习到了人生的智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做空股票和不要杠杆投资。
一、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
巴菲特的好友比尔.盖茨曾推荐他购买微软的股票,但巴菲特没购买,称自己不懂。在之后的许多年里,他都没有购买科技类的股票,直到前几年,终于购买了英特尔和IBM的股票——在科技界人士看来,这两家是已经过气的IT公司——却没有购买像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科技界新星的股票,这样确实让普通人费解。
他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虽然错过了科技公司的高收益,但也成功躲避了美国的互联网经济泡沫的崩溃。我的分析如下:1、科技类公司相对传统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差异很大——前者可能是后者的10多倍;2、科技类公司相对传统公司的生命周期要短的多——前者1.5年,后者7年。
正是由于这两者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一个异常谨慎的投资高手是不会在自己还未完全弄透彻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科技类公司的股票收益率的确很高,但伴随的风险也高,特别是公司生命周期很短,当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一个曾经辉煌的企业就日薄西山了,当年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只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被苹果给颠覆了。
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股票代码:BRK,简称伯克希尔)选择的股票数量比较少,只有不到十支股票,这其实是与经济学中投资组合理论是相悖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巴菲特称精力有限,不可能搞懂几十支甚至上百支股票,伯克希尔股票却能在十多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在同期标准普尔的增长率也只有8%——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
英特尔和IBM能入巴菲特法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这两家虽说不如现在的gafata如日中天,但还是有稳定的根基,现金流入还不错,巴菲特将能够有稳定现金流入的公司比作“现金奶牛”,这些公司通常派发的股息也不错,巴菲特将这些股息放入伯克希尔公司,再购买更多的“现金奶牛”。注:在美国,股息税率是很高的,通常都达到30%多(美国各州略有不同),比如,巴菲特收到10亿美元的股息,如果他提到自己的私人账户,那么他需缴纳高达3亿+美元的股息税,而他现在用这些股息购买股票,将不产生股息税,巴菲特非常聪明地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合法避税。
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前提是保持好奇心,看看这个东西是否对人类或是对自己长期有用,然后问自己,学了吗?学会了吗?能熟练应用吗?……不断深入挖掘本质内涵,这也是学习新鲜事物和知识技能的方法论。
学习任何知识都是讲求实效性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懂得编程的人收入和一个中型公司的CEO差不多,在90年代,学计算机专业的一二流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北京上海户口随便挑,而现在,大部分编程的人只能被称为“码农”,懂得某种知识的人越多,收益会越少。花几万元学习区块链知识的人报名非常火热,他们难道不知道,不到半年时间,这些知识可能以免费或是很低成本的方式在市面上流通,然而,你愿意等半年再学这些知识吗,你学得时候可能别人都已经做出成果了,你再加入,其收益必然要大打折扣。
本人感觉老爷子是非常谨慎的一个人,没弄懂之前一定不会去投。另外一点,可能他对新鲜事物的反应速度不够快。——本人知道可能会被许多巴粉喷,但我的确这样认为。高科技公司出现那么多年,而且其增长速度和创造的利润都是非常可观的,如果人人都像巴菲特那么去投资,都资金都会挤在柴米油盐之类的传统公司中,高科技公司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不可能快速发展。现在市值排名前十的那些鼎鼎大名的高科技公司还存在吗?
二、不要做空股票
就巴菲特的这个观点,这里我做两方面的分析:
1、股票的最高价在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因此做空股票在某种程度上风险也是无限大。
2、一个健康的股市在长期上是“看涨”的,这样单只股票涨的概率要大于跌得概率,因此做空股票输的概率要更大。
对于不要做空股票的忠告,我们可以思考这句话成立的边界。
不做空股票的边界是己方可调用的资本在这支股票中所占比重较小,还不能足以控盘。
但是,如果自己已经是大庄,足以控盘的情况下,是完全有能力做空这支股票的,在期货市场上大量下空单,在现货市场上大量抛售,造成现货价格暴跌,期货市场上获利了结,这是完全可行的。有时不仅能做空一支股票,甚至可以做空整个国家,索罗斯是高手,做空收益空间实在太大了。
三、不要杠杆投资
这让我想到了2010年和2015年,当时中国股市的疯狂让许多人找银行贷款后全部冲向股市,其中不少人的结局很不好。
利用杠杆投资,首先会极大地影响人的心态,所投资金在收入中的比例越高,人就会越在乎,比如十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这可能就是他的所有存款,对于一个中产而言,这可能是他家一个月的收入,而对于王健林来说,这点钱只是毛毛雨,他一天都可以挣好多个十万。心态不好,等待一个人大概率的是灾难。
其次,杠杆投资不仅拿出了全部自有资金,而且撬动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上百倍的杠杆,这和“赌命”就没什么区别了,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通过概率学知识分配投资比例,其中的凯利判据得出合理的比例,《投资的刚需——避险》,保证自己用严密的数学概率知识让自己最终能够赢。比如使用10倍的杠杆,10%的波动会让你game over。中国的房地产经历过几个周期,每次在低迷时都会炒房者跳楼,本质原因就是杠杆用得太大了,承受不了房价的向下波动。
最后,引用李笑来的一句话,“用可以判死刑、永远都不用动的钱来投资”,也就是这点钱扔了也无所谓,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但这句话也有适用的边界,就是需要用极强的场外赚钱能力——李笑来那种牛人当然可以轻松办到,对于普通工薪阶层——难,否则,一个月几百块可以不用动的钱去投资,到退休也不能变成让自己晚年物质生活好一倍。
如果笃信一个趋势呢?我认为不仅要all in,而且要加杠杆进入。
为什么这么说?这好像与巴菲特的观点完全相悖。
我们现在试想穿越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你会做什么?那是一个蛮荒时代,插根扁担都会开花的时代,随便一锹下去都是一块金子的时代,可当时的人,能看清的又有几个,那时候经历对物质商品的逐渐放开,日用品相对需求异常短缺,远远供不应求,随便做点什么生意都好挣钱。
我们再穿越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个时候中国房地产刚开始起步,哪家房地产开发商不是高杠杆在建房子,自有资金才有多少,许多比例都不到1成,甚至有的是空手套白狼,吴晓波说过一个段子,随便修一栋房子,只要不倒,那你就成了亿万富翁了。
还有十年前的gafata,如果把握了,普通人生也会来个大逆袭。还有去年区块链世界爆发元年。哪一次不是历史大机遇,可是能看到的有几人?
人这辈子按照70年多年来看,其实是存在几次大机遇的,把握了,财富自由,把握不了,普通生活。如何练就一双识别大机遇的慧眼,是一门大学习。我的方法是:保持兴趣、不设门槛、乐于成长、增长见识。这样就增大了识别把握大机遇的概率。——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