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附近有家宠物店,因为长时间旅行需要寄放猫咪,所以也就和宠物店老板娘渐渐熟识起来。
她家最近诞下了几只金渐层小猫,一直犹豫是否再多养一只,所以经常跑去撸猫。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8392/306f95a7f35fbbdc.png)
昨天去购买猫罐头,店中无其他顾客,老板娘向我诉苦儿子的问题。
作为一名同理心教练,倾听是我的擅长。
从她最初的叙述,儿子不愿意读书,盛夏天还穿着厚厚外套出街(幼儿园阶段也是如此),逃避任何社交,母亲想尽办法帮助儿子去建立社交能力,但是都无果。
她心急如焚,询问心理医生,得到的初始建议她都认同,但是就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焦虑。
任何一个人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8392/274321f47de51a24.png)
通常,我们都喜欢急于给他人提供建议,但,看上去非常好的建议,为何无法接受呢?
是因为我们没有触碰到冰山下的那些信念。
信念如何去挖掘,就是通过倾听,顺藤摸瓜去捕捉。
就好比,一个病人发现有癌症的征兆,那么就要判断,这一处癌细胞是原位癌还是转移过来的。
在长长的一串叙述中,我听到两个关键句:
1.我觉得孩子5岁前只要关注他的生理抚养就可以了--》潜台词,并不看重孩子的心理养育。
犯罪学家李玫瑾,经过长期犯罪案例的统计和研究,发现社会问题就是家庭问题,而家庭问题的种子在孩子7岁前就早已播撒完毕。
2.我觉得大学毕业前,就要克服这个社恐问--》潜台词,大学毕业是个时间点,非常重要。
为何妈妈那么看重这个时间点,若是晚一两年会发生什么呢?
这两个关键点,恰恰就是进入冰山下方的突破口,只要用力打开这两扇大门,那么“病症”的灶点就可以找到。
老板娘说:我内心是不喜欢孩子的,而且这个孩子本身就不在计划内出生的,因为我觉得养育孩子非常非常痛苦。
原来,妈妈的内心对新生命是没有期待的,同时对生命的成长又充满恐惧。
当我说出了她的潜意识,整个叙述流程开始倒转,她不再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开始进入自我探索的轨道。
我问为何那么看重这个大学毕业的节点,它意味着什么?
妈妈说:我觉得他大学毕业,我就完成了我的养育使命,他跟我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就是为何儿子不愿意去社交,虽然她儿子也知道社交的重要性,但始终是排斥和抗拒,为何呢?
因为她的儿子是一个了不起的灵魂,他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用这个方式紧紧的把自己和妈妈捆绑在一起。
当我挖掘到这里,老板娘眼眶里顿时浸满了泪水。
我:如果此刻你的儿子站在你面前,你想和他说什么?
她擦拭泪水:我想和他说‘对不起’。
老板娘为何有这样的想法,那还需要深挖,或许这些信念是来自她的童年。
但是,她和儿子的这一个节,也算是找到了症结点。
刚出生的孩子,会根据当下的生存环境,迅速切换到能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
所以,孩子会根据抚养人的内心气场而生存,他们会全盘吸收和消化周围的气场和能量。
就好比:正能量的环境里,他们无法负能量,因为负能量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若这个家庭都是负能量,他们只能压制自己的能量才能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症状是唯唯诺诺的,恐惧的,敏感的。。。
这就是我们为何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你内心潜意识的折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