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面前有三座大山,一是自己,一是领导,还有一个就是绩效指标。如何设计出一款优秀的产品就看我们是否能跨过去这三座大山。
自己这点很明显,如果自己不具备优秀的能力,那一切都是空谈,这是基础。但是跨过这一座大山,优秀的产品就诞生了吗?当然不是。
在产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最怕听到的肯定是“XX领导指定要做的”,因为领导是掌握着权利的人,他很多时候具有掌握你,甚至是该款产品的命运,很多时候,得非直接的各种大领导也会提各种“命令”,但他们很多其实没有你理解这个产品,“命令”不一定合理。你该怎么跨过这座大山?是选择服从命令,还是“为用户说话”?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挂在嘴边,“心中少想着些领导,多想想用户”,但真正面对领导施加过来的压力,有多少人能会选择和自己的“钱途”作对而为用户发声呢?
我这里并不是说,领导的决策都是错的,而是想说,当领导的决策和实际有出入时,我们说服领导的决心和掌握的技巧,决定了你的产品能走多远。所以说,当我们醉心于如何打磨一款产品的同时,如何翻过领导大山的能力也必须掌握。
让我映像最深刻的例子就是,听说有一位部门经理,因为大领导在年终汇报时有个指标要达标,于是要求这位部门经理的一款产品转化率达到某个值,而且是两周内。想想,一年内都没做到的事,现在要两周内完成,这压力。该经理绞尽脑汁,终于想到在整个流程第一步加一个页面。当时我没当真,直到我今天看到那个页面,才恍然大悟,仿佛明白了什么道理。赶紧点开该产品同系列的另一款产品,却没有同样的页面,想起他当时说,只有前面那款产品有转化率的要求。
这件事,不禁让人深思,到底是该经理平时不作为,被领导逼一下,就有了奇效,还是只是个面子工程,只是个让领导开心、用户费心的领导工程?我们平时,有多少时候是在为满足领导的要求而疲于奔命,到底是我们懒惰、需要领导鞭策,还是是我们想的不够远、没有领导全面,还是只是应付领导?
最后一座大山就是kp i了。很多时候,我们忘了kpi的初衷,而是为了kpi而去达到kpi。这样肯定不会有好结果。试问,有多少时候我们是为了一个kpi而付出毕生心血、操碎了心。就拿上面的例子,如果不是有大领导自己的kpi,也就不会有下面的领导工程。为什么不能唯kpi论,因为,kpi就像gdp一样,只是衡量产品的一个指标,同时gdp可以造假、会导致政府单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kpi怎么就不会了?gdp再高,也比不过人民的一句我很幸福;kpi再高,也敌不过用户的一句夸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