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思录
习惯与无觉知

习惯与无觉知

作者: 可风0576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10:00 被阅读0次

但凡习惯,意味着无觉知,出于自动反应地做事情。    

为什么会形成习惯?

大脑的功能设计。习惯性做事,可以减少重复的思考能耗,实现用最少的能量做大量的重复行为,即减少大脑高速运行的压力,减轻负荷。这是在原始人类早期积累的大脑反应,就像原始脑,重心在于解决生存问题。

习惯是好还是坏?

习惯没有好坏之分。但凡习惯,就意味着失去了觉知。日常所说的好习惯,是指能获得良好收益的保持无觉知的行为。坏习惯是指未来收益很低甚至有破坏性的保持无觉知的行为。从本质上看,习惯并非最好的选择。无觉知,意味着并不清楚自己在行为的当下真正需要什么。因此,有觉知地明白自己每个当下的真正需求,胜于习惯下的行为。

顺从习惯的行为方式和时刻觉知的行为方式,两相比较,明显有觉知的行为方式更能获得高收益。

能脱离习惯吗?

习惯是无觉知,脱离习惯就是脱离无觉知。你处于无觉知的状态,却要脱离无觉知,人是无法脱离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的。就像身处黑暗,要脱离黑暗,黑暗本质上不是黑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存在,本质上黑暗是缺乏光。人不可能脱离不存在的东西。所以,脱离黑暗,要做的是让光进来。同样,脱离习惯,要做的是让觉知进来。觉知的到来,就意味着习惯的中断和消失。

所以,问题的最终解,在于时刻保持清清朗朗的觉知,明白当下的行为的来龙去脉,知行合一,笃行慎思。

机械式地无脑习惯,与时刻清明地觉知而行,两者的收益是绝然不同的。

如何保持觉知?

减少杂念,避免精神内耗,保持生命能量在觉知上,即专注。

训练专注,增加定力,可以促进觉知的持久性。

觉知的本质就是注意力同时恒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事物上,整个过程中不会被轻易打断。

例:经常锻炼的人在锻炼时不需要说服自己,直接就去锻炼了,没有纠结。而且锻炼的过程中,几乎心无杂念,什么也没有想。

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和初学者一起锻炼,初学者很难坚持下去,经常锻炼的人很轻松,并不是因为后者更能忍耐痛苦,而是因为他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更小。这个阻力就是杂念。杂念的本质是各种念头在彼此冲突中消耗大脑能量。所以杂念多,大脑疲惫,杂念少,大脑轻松。

冥想的本质就是让杂念减少,念头清纯不冲突。

相关文章

  • 习惯与无觉知

    但凡习惯,意味着无觉知,出于自动反应地做事情。 为什么会形成习惯? 大脑的功能设计。习惯性做事,可以减少重复的思考...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2)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并存呢?这是因为觉...

  • 纯无

    意识的尽头是觉知。觉知的尽头是纯无。

  • 林世儒老师2019年天津葛吉夫律动&养生主灵性按摩工作坊

    心灵成长无它,掌握“觉知”与“不受影响”两项能力吧!觉知力未到的地方,业力推动一切。所以,觉知力练习,基础是注意力...

  • 何为关系的领䄂?

    在关系中同样面对一个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时,无觉知,有觉知,不同觉知层次人的内心戏! - 无觉知:傻x,真烦人,我要远...

  • 2022-09-18

    无觉知的消费是消耗,有觉知的消费是投资

  • 2020-05-20

    这段时间,从不知道何为觉知,到刚开始事事觉知,到现在在觉与无觉之间转化。 感觉对身体和情绪变化更敏感了,正在做事情...

  • 知与觉

    在教练学习中,我认为这张图,非常经典,乾坤无限!今天我说说其中的六个词。 1. 从“无知无觉”到“有知有觉...

  • 祝小叶:10年瓷砖电视背景墙传奇人生的365天连载(273)~觉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晴 修行的意义是让我们富有觉知。 对喜悦觉知, 对悲伤觉知, 对幸福觉知, 对无...

  • 五步法拆解情绪炸弹~《失眠疗愈》

    拆解情绪“炸弹”五步骤主要分 “觉知”、“表达”、“不住”、“破执”、“无别”。 一、觉知 觉知,就是首先聆听内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习惯与无觉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hv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