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为月光、月欠族而鸣

作者: 生还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09:13 被阅读0次

在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有很多著名学者先后写文章鼓励大家,不要过度恐慌,要积极地应对困境。

我在其中一篇文章的评论区中看到一条很有价值的留言:

这次疫情爆发,带给我一条教训。从2020年起,再也不能做月光族。每个月,一定要存一笔钱。

值得高兴的是,那条留言的点赞数量不少。在整个评论区中,它是热度比较高的一条留言。

我的父母曾经对我说,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我从小就喜欢存钱。

从我小时候起,我就喜欢把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存起来。即使要花,也从来都不把它们花完,总是会留下一些,一直攒到下一次收到压岁钱。

因此,在我小时候,长辈们总喜欢拿我开玩笑,说我“抠门”。直到现在,在某些时候,我妈还总喜欢管我叫“葛朗台”。

小时候的我,笨嘴拙舌,不知道怎么还嘴。因此,当我的家人说我“抠门”的时候,我一般都不说什么。

我只是知道,课本和电视都在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后来,我又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钱,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它的对错,只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之后,我便不再介意任何人说我“抠门”,或者叫我“葛朗台”。

在开始工作之前,我便拥有一笔个人存款。尽管它的数目不算很多,但它毕竟是我自己的存款。

开始工作之后,我更是开始培养记账的习惯,把每一笔收入和开销都记录在手机上的记账软件里。尽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上面都有收付款记录,但我知道,把所有的开销都记录在一个专业的软件上,更加方便。

正因为如此,我在每个月内的日常开销从来不会超过我的平均收入。

看到自己的存款数额渐渐增长,是一件令人安心的事情。

我第一次听到“月光族”这个名词,是在一个综艺节目里。

当时,一位女嘉宾说:我是月光族,我每个月的收入都不够花,存不下钱。

我这才意识到,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和我不同。他们想要买的东西,比我想要的多得多,也贵得多。

后来,我又了解到,在我这一代人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存钱的概念。

他们要么管不住自己,要么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有钱就花,只为追求一个“爽”字。

后来,一个更令我吃惊的名词逐步走进我的视线。

这个名词,叫做“月欠族”。

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每个月都要欠债的人,算是月光族的进化版,或者说是恶化版。

如果说月光族的消费欲望还算勉强匹配自己的收入的话,月欠族的消费欲望就是自身远远无法负担的。

而且,由于各种不同的借贷方式的存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在少数。

只能挣一千块、却敢花一万块的人,甚至一块钱都挣不到、也敢花一万块的人,不但不是异类,反而几乎要变成“正常人”。

我的同龄人,几乎没有多少人是从来没有用过借贷软件的。

其中一部分人,更是被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拖入怎么也爬不出来的怪圈。

极个别人,甚至会被利率高昂的网络借贷逼上绝路。

我们的先辈们曾经说过一句话:警钟长鸣,居安思危。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乃至于国家,都会在危难时期显示出自身真正的实力和价值。

在疫情爆发期间,大量的公司被迫停业,大多数人被围困在家中。

很多公司的老板已经叫苦连天。因为,再不让他们重新开工,他们便无法维持他们的事业。在不能开业的日子里,房租、银行贷款等各种成本都是要照常支付的。

很多经济学家都说:只有拥有足够多现金流、并且几乎没有多少贷款和负债的中小企业,才有可能顺利地挺过这次危机。

这不仅仅是为企业老板们敲响的一记警钟,更是为那些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月光族、月欠族而敲响的一记警钟。

当他们失去仅有的经济来源时,骤然降临的生活压力极有可能将他们压垮,更别提那些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的债务。

有些时候,只有警钟才能把那些不愿意醒过来的人叫醒。

这一记警钟,告诉所有人,不能相信那些鼓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毒鸡汤,不能踏进借贷消费的陷阱。

它也提醒我们,警钟为谁而鸣。

危机来临时,所有的警钟,最先为月光、月欠族而鸣。

2020.2.1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钟为月光、月欠族而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jq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