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江湖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会靠谱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会靠谱

作者: 小川叔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09:11 被阅读38次

    有个妹子之前做过一段时间我的助理,但因为我这人太散漫,【也可能是太优秀,凡事儿都自己做完了,助理都没啥可做的,】总之最后助理这事儿就没成,但这个妹子我们时常在微信里聊天啥的。

    前段时间她生病辞职了,现在又上班了,挺上进的一个妹子,也比较有事业心,我就问她,你重新工作有什么想法?

    她就说,我希望像你一样当品牌总监,我现在已经在努力了,看看是不是一年之后可以做到这个位置。

    呃……我当时的表情略微有点不自然,于是我委婉地说,那你可能要先瞄准一下主管或者部门经理的岗位,先对标一下,再看看自己缺什么。

    妹子并没有get到我的尴尬,继续自信满满的说,嗯!我现在入职了,已经是个资深文案了,我给自己一年时间,试试看吧!

    我就实在不好意思打击她,就说,可能每个行业名称和叫法都不太一样,我以前做公关的时候,对外的名头也都是客户经理啥的,还有一些行业的晋升速度也不一样,有些领域晋升是很快的,不过我自己从经理到总监用了快五年的时间,我这人比较笨,所以可能你应该会比我更快一些。

    妹子连忙说,那个时间是我瞎说的,我就当是自己定的一个目标好了。还随手发了一个笑哭的表情。

    这多少引得我叨逼叨的习性上来了,我对妹子说,你好歹跟着川叔做过一段时间,我也让你写过自媒体的计划,甚至做过周期表格,对吧?我们还做过简单的KPI考核标准,你多多少少也知道怎么定目标,怎么去落实计划。如果在自己的事儿上,你不能把看到的和学到的应用起来,那不是白学了么?

    如果现在还是这么随口一说,会让人觉得你很不靠谱。

    有自信是好事,但如果只是信口开河,那就是糟糕了。你又不是小孩子,应该已经过了,我随口说说,满足跑火车的年纪了。

    虽然妹子赶忙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现在也是很踏实的工作,就是觉得遇到川叔,所以才和你说说嘛。

    我不得不正经严肃地回了一句,就是因为你遇到的是小川叔,所以你才不能胡说,我不希望做过我的小助理的人,最后啥都没学会,只学会了胡咧咧。

    人有目标的活着是好事,但找到目标,落实目标,其实是难事。

    因为目标这个东西太模糊,如何把目标量化、合理化,有时候这些都值得很多网友去一再上课,去听各种9块9,甚至是99的课程,为什么呢?

    因为有的时候,人都太容易迷失自己,自律性又差。【我始终觉得自律这件事挺反人性的,所以自律性差反而是常态】

    而且还有一小部分人总觉得,凡事都有捷径。

    我以前不是一个很容易做规划的人,因为很简单,你每天都在忙于生计的奔波,饭都吃不上,你哪有空想什么明天?

    说到这儿就很容易想到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到底有的人是因为吃不上饭而没空想明天?还是因为不想明天而更加吃不上饭呢?

    很早以前我认同前者,很久之后,我认同后者。

    以前我认同前者,是因为我觉得活着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之后我认同后者,是因为我终于发现,你想要好好活着其实挺难的。

    没有什么是省力的事,包括活着本身。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规划的想法?是在获得了机会之后。

    我是如何获得机会的呢?一大部分是持续做某事。【我喜欢说持续,而不喜欢说坚持,因为持续做,不是一成不变的做,但很多坚持很容易沦为习惯性动作】

    那要如何才能更快且有效的获得机会呢?诶!欢迎订阅我的付费频道,《我是这样为自己创造机会的》。噗~~这是开玩笑的。

    这种频道和输出,大部分是因为机会取得成功的人事后的总结。

    这些总结你可以听听,但最好不要想着听完之后按此复制,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复制的,时代背景和时间机会,市场环境都不同了。

    想复制别人的路,大部分最后自己都无路可走。

    可能你看到这里会吐槽说,那不是还有一堆人,比如某某和某某,都依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取得成功了么!

    他们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了解了巨人,懂得了巨人,甚至说是利用了巨人,而不是他们在复制巨人。

    别人借助机会成功,你希望借助别人成功。

    除非你在思想上已经是个巨人,或者超越了巨人,之后你才能利用巨人,说服巨人,让你站在他的肩膀上。不然,你没发现这句名言里没告诉你,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大部分的都是少数,被巨人踩死的,则是大多数。

    也许,巨人,其实也是由大量的炮灰组成的,只是我们不想承认罢了。

    目标的生成,很多时候是伴随着痛苦的。很多时候甚至是被迫的。

    有的人还没怎么做好准备就当了爸爸,所以被迫当爹之后,你自然就要学着养家糊口,学着怎么带孩子。

    有的人还没学着怎么做规划,你给他一个位置或者突如其来的荣耀,他害怕失去这些,自然就学着战战兢兢开始努力了。

    后面的这个有的人,就是我。

    目标这个词很邪乎,大到你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活成怎么样的一种人生,小到你这个月要存多少钱。

    它一定是伴随着痛苦,而且是你的主观意愿,你不乐意做的,通常只是口号,不是目标。

    为什么好多教你做目标管理,自我管理的老师,能长年存在,为什么这样的课程每隔几年就能出现,不是因为你太垃圾,你太弱,而是,你内心总是闪过这样的一个念头:我应该可以更好。

    但是闪过之后,你懒惰的身体又告诉你,哥们!想想得了。

    当你的身体和心理开始拉锯,你就希望寻求帮助,哪怕它是一个打卡计划,是一个老师的课程,甚至是一句刺耳的警句。

    总之,通常你的痛苦越大,你实现目标的可能也就越大。

    你的小目标达成率越高,你的大目标实现的几率也就越大。

    你设立的目标完成数量越多,人也就越自信。

    所以在我看,我一般都看的很夸张,你找到了目标,你就找到了你的90%。

    去做,只是剩下的10%。

    我以前说过,写书,是个体力活。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自己知道这本书多少万字?这本书你要写多少篇文章?你写了多少篇?还差多少篇?你以前写的内容,有多少篇能用?你还需要补充多少篇?剩下的那些大概可以分成几大类?有哪些你是打了腹稿的?我觉得能想到这里,你还觉得这个目标你不能实现么?

    大部分的【我做不到】,不是因为你真的做不到,而只是因为你没想到。

    你不知道你距离目标还要走多少步。

    你甚至不知道那你跨出去一步要多远,你一般走多久你会开始溜号,走多远你会开始觉得肚子饿,走多远你要必须喝水。

    如果这些你都知道,你一定会做相应的准备。

    如果现在你说,我距离目标达成还有90步,我走到30步的时候会开始溜号,为了不走偏,我要原地休息五分钟。走到60步,我可能会要补给,我要给自己带上水和干粮,这时候停下来休息5分钟开始喝水吃饭,最后的30步,就是坚持和考验毅力的时候。

    如果你能说到这个份上,那80%你会完成你的目标。

    我知道,这时候你一定会跳出来反驳我说,我怎么知道那时候我面临什么啊?一方面是要靠你的思考,我自己称之为,脑内演练。

    一方面要靠你的日常训练,而且是有意识的日常训练。

    你不知道你走30步会发生什么?给自己先定一个40步的计划看看。

    你不知道你走多少步会饿,给自己定个50步的计划看看,如果不饿,试试看60步呢?

    这种有目的性的测试,会让你自己越来越了解你自己。

    我一直反感打卡,因为我不是那种能坚持打卡的人。

    但我信大概率。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尽量不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每天,或者每周固定时间去做某事,但我会先给自己一个设定,每周至少完成一个项目多大的百分比。

    比如我很少设定我必须要每周一三五去运动,我一般都会设定一周的运动不少于两次。

    我感兴趣的点,不是我做了两次收获了成就感,或者超额完成了三次,我要给自己奖励。我更详细记录和观察的是,这周我去了两次,这周我的状态是什么?这周我完成了三次,原因是什么?我做了什么调整,有什么情况是和上周不同的?这里面是否可以存在或者总结出一个规律?

    下周我如果要测试,我要测试什么方面的,要怎么设定这个测试才更好玩。

    了解自己,比制定什么枯燥的打卡记录好玩多了。

    如果找到目标是一件事成功的90%,那么了解自己则占了这90%的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则来自你对情绪和压力的管理。

    要做一件事,要先有目标,大部分的目标都是伴随着痛苦而来的。

    它可能是失恋的刺激,可能是让你失眠熬夜,或者是兴奋不已的点子。

    有了目标之后就是落实目标。

    一大半是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规律,懂得了这些你才能【合理】管好自己。

    所谓合理管好自己是因势利导,而不是生硬套用别人的成功学理论。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而剩下的一小半就是管理情绪和压力。

    我真的做得完么?

    这么做比尔呢怎么看我?

    今天实在太累了!

    我觉得我最近事情特别多,根本没空去做那些东西。

    大部分时候情绪和压力都是捆绑在一起的。

    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你自己对自己的怀疑,会让一些事情出现很多偏差和变化。

    放弃,是最舒服的方式。

    刻苦,其实最难。

    一定有很多老师教过你,要你如何做,如何给自己打气,甚至你一度觉得你需要很多鸡血或者正能量。

    川叔能分享给你的是一个比较简单和基本,甚至有点蠢的方式,就是做整理和分类。

    我夸张一点说,当你能开始学会用电子表格去做任务梳理的时候,你的压力可能少了一半,当你把一些担忧变成列项,最后分门别类归在一起的时候,你可能会找到很多你对抗负面情绪的办法。

    我以前不是一个电子表格爱好者,直到我开始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才开始爱上它。

    我至今都不太会很多花哨的表格方法,什么透视表什么的,什么函数、公式、我都不太懂。

    我用表格最简单的方法是两点:写出来,以及分成块。

    我以前用表格很喜欢先写,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个一个列出来,后来我发现列项超过5个,我就有压力,超过15个我就难受,超过30个我都不敢去看。

    这点,尤其是统计这些年我买的电子书啊!衣服啊!甚至是什么微课。

    一看到那么多的书、课程,我都是花了钱没看的,我就压力巨大。

    浪费啊~~~

    后来我自我改进了一个办法,先做分类。

    分类之前我都会先想,我要分成几类,我是竖着按照一列分?还是横着按照一排分,我写的这个列项可以和别的合并么?或者变成一个大主题下的两个小项目?

    比如统计衣服,之前看着复杂,如果单纯录入,自己更是压力巨大,但如果按照上装下装分,可能就看着顺眼一点,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发现自己其实每个季度的衣服没多少呀!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把已有的内容输入,你统计的只是一个总数。

    但是用分类的方式,你找到的是一种逻辑,而这个逻辑的建立,取决于你希望看到怎么样的呈现。

    按照上下装区分,一定会出现裤子少,衣服多的情况,这样上装的子类别就会增多,从而就能确定出哪些是可能单项超标,或者自己比较容易重复购入的款式。

    按照四季分类,会出现厚薄和长短的区分,这样一些可以跨季节的衣物会成为自己的关注重点,而一些单纯功能性的衣服,就没必要反复购入了。

    分类,是最好的整理大脑思路的一个方式。

    你没想好,没关系,你可以把一个小类别和一个小类别找到一个更大的项去合并,但你不能不想。

    有了分类就有框架感,你就不会那么盲目甚至慌乱。

    当有些东西是没办法分类的时候,比如,你对这件事不可预测的猜想。

    遇到这种纯粹是情绪上的事,我就拿出自己平时做任务输入的一个小本子,抽15分钟让自己疯狂的写,最后你数数看,到底自己能写几条。

    然后等第二天平复了,就把这页撕了丢掉。

    那些你担心的是,你担心过了,也就算了。

    有些事,你总放在脑子里,不如就真的写出来。

    写出来了,好像也就觉得,嗯~~其实也不会怎么样。

    哈哈,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自欺欺人的方式。

    了解了自己,做好了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再配合你因为痛苦而非做不可的那件事,这样的目标九成都会做到,剩下的那一成,我习惯称它为彩蛋,也有一些人叫它们运气。

    有些事,你去做了,去完成了,但结果并不是你能控制的。

    比如你可以指定如何写完一本书的计划,但是这本书卖的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的。

    比如你可以做出我要如何更新公众号的计划,但是能不能写出一个十万+,粉丝什么时候突破十万,我们谁都不知道。

    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剩下的变化当做一个彩蛋,带着好奇的心情去期待,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不是么?

    最后,每个所谓的目标达人都会有一些死穴,这些死穴可能是:我曾经想过减肥,我想要把外语学好,我要做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诸如此类。

    把一件事做好,或者把一类事做好,不代表你能把所有事都能做到且做好。

    比如川叔能把一本书写完,但却至今还是一个胖子,外语也没学好~~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叫遗憾,也叫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会靠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l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