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迫不及待,是谁,竟引如此多位大佬“折腰”?
说出名字,你会马上了然于心,蓝后瑟瑟发抖……
雾!霾!君!
它还有一串风格多样的小名:“公雾源”、“京尘”、“尘疾思汗”、“尘世美”、“尘惯吸”……
—所到之处恐怖如斯—
是的,雾霾已如梅超风般所到之处无不让人闻风丧胆。可他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大众视野,从此“为所欲为”呢?
2004年6月29日。
当天的《北京日报》第八版,一篇名为《本市昨出现少见雾霾天》报道中,首次出现“雾霾”这个词语。
起初,人们并未意识到他的严重性——内含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容易增加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病率。
直至朋友圈和网络中,我们开始看到北方一些城市烟雾缭绕的画面。
北京雾霾
沈阳雾霾
就像是一只巨型怪物狂妄地在云端吞云吐雾,想要吞噬所有,人们形色匆匆地戴着口罩、帽子前行……武装到牙齿,不过想要逃过一劫。
有人为此心痛“写歌”:每一次雾霾在靠近,感觉它在紧紧地抱住你,它骚动你的心,遮住你的眼睛,又不让你知道去哪里……
唱者伤心,听者流泪,有人却笑了,段子里那位在雾霾中被当做大妈的老大爷。
—重霾之下众人讨伐—
马克思唯物主义说,事情的发展总是两面性的。
雾霾当前,有人忧思逃往何处,在网络到处贩卖焦虑;也有人振臂高呼,以自己的方式发声对抗。
前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纪录片《穹顶之下》,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全然揭露雾霾的可憎,呼吁大家关注。
“雾霾是什么?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一些中国企业家也倾力发声,表达对这个国家生命健康的关切。
马云3年前就雾霾向世人发出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这不仅仅是政治家讨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责任。”
2016年11月,王健林在第四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的讲到“城市的价值”,隐晦地讲到霾对一座城市的损伤……
霸气如董明珠,更表态自己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车,愿投入所有积蓄,让中国雾霾减少一半。
是的,抗霾之路任重道远,幸而我们能看到的是,总有人在为了家园美好而努力!
—防霾建筑方兴未艾—
除了上述提到的媒体人士、商界大佬……中国建筑界其实,也进行着关于绿色防霾建筑方面的研究和尝试。
石家庄一小学启用气膜体育馆,通过唯一的送风口,通过外部空气的过滤,送进新鲜的空气。据悉,这样的室内PM2.5接近于零,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2016年,西安“除霾塔”建成,全球唯一+造价1200多万元,有研究人员发布试验效果:10平方公里范围内,PM2.5浓度平均可以减少11%~19%。
还有一种针对中国城市设计的空气净化大楼,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过滤净化它周围几个城区的空气。
污浊空气被抽到一个中央烟囱,然后由燃煤发电站里常用的一些系统设备来处理,从而获得净化。由于PM2.5微粒属于碳种类,所以它可以被收集起来,甚至重新利用。
在大楼内部,空气经过洗气器的过滤,从而被净化。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被输送到大楼内部其它地方,以供人们使用。另外一个附带的好处是这些喷出来的空气,可以通过风力发电为大楼提供能源。
每幢摩天大楼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当一个城市需要加强空气净化力度,或者增加住宅或办公空间的时候,把更多的模块加装到大楼上就可以了。
是不是感到很神奇?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是强大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的居住环境将得到根本的改变,那时雾霾危害也将成为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