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介绍的方法不是让你一味的读的更快、更多,而是偏向另一个层面:认真消化书中内容,使之对自己有用(高效率)
本书将读书分为5个阶段:
1选书
2购书
3读书
4记录
5活用
以下这张思维导图是我原创,拒绝盗图(我已授权“维权骑士”,对我发布的内容的版权进行追究和维权)
我的原创思维导图.
不要被动的接受书本上信息,你思想要变得主动
-
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的读书;
-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 (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如果不去积极的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应该摘抄哪段文章” ”应该如何评论这点“ 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
很多人在有想读书的想法时,却不知道如何去选书,以下几个方法, 解决你的困惑:
-
随时笔记:记下平时的感悟,这与日后的选书息息相关;(不需要分类这些点滴生活中的灵感,只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笔记上)
-
购书清单:电视广告、书评报道、书里的推荐板块、朋友的推荐,记录在笔记里;
-
列购书清单的诀窍:
①当你有了“我想读关于XXX的书”,把这个笼统的想法记在随想笔记里,之后在网络上检索符合内容的书名,最后记录在购书清单上
②当你看电视的时候,对某位学者或者作家的发言很感兴趣,忽然想到“好像有本书讲了这位老师还在做普通职员时的故事,即便这种想法不够清晰,也可以直接写在购书清单里
③确认好购书清单后会出现两种情况:“这本书不买也行”,你可以把书名直接划掉;如果已经买下了,就在旁边标上”已买“
4.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
选择图书,最重要的是平时收集的信息,坚持积累下去,想读的书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需要去网上搜索。尽可能捕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把感兴趣的书名或者主题都写在笔记本上的随想笔记里。就算是一句话也好,把主题或者关键词写下来,就能帮你邂逅好书
5,找到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
即”书里推荐的书“,书里推荐的书一般都在作者手里经历了重重筛选,一定是值得收藏的好书。以读过的书为起点接触更近一步的研究主题式的阅读,可以引发连续阅读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体系化,(这个建议真的很棒棒哒)
如何读书:
(一)
• 在读书之前:你先看书评,书评会说明这本书的概要,之后的内容就是评论者的感想。所以你在决定要读这本书之前,你先看懂前半部的概要,这样你就明白这本书的主要框架或者故事梗概。
• 读完此书之后:你要去读读其他人写的书评。这种方法将别人对这本书的想法与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想法做一个对比,可以帮助自己思考更多关于此书的内容(这点太重要了Important,做完读书笔记之后去读别人的书评,就可以参考“第三方的观点”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这次读书体验,当你感觉到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差异,你就要在笔记里补充新的内容)
写读书笔记,要彻底的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学习和吸收对自己有用的智慧和语句才是最重要的。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内容。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参考书评、相关主题报道、过去写过的感想;
把日常生活闪现的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想书面化,将抽象状态的灵感理解消化掉,同时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二)
做笔记过程中如何做重点:
①通读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页折角
②重度
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好,把那页另一个角折起来
③标记
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 ,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接下来,把无法舍弃的内容摘抄到笔记
(三)
在写读书笔记注意以下几点:
•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 书名
• 作者名字
• 你觉得重要内容的摘录(文中重要的内容)
• 你对摘录内容的感想(评论)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摘抄以后,趁着印象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到摘抄完所有内容再从头开始写评论,那么你一定忘记当时看文章时的感想。
(四)
寻找最具代表性的语句:
“第一次看到这种描述,可以把那种感觉表现的那么好”
“原来还有这样看法”
“这种说明让人信服”
“这种表现太酷了”
一定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
另一方面,不要找让人觉得“理应如此”的内容,而应该找“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内容(有新颖)
如果一篇文章,颠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的认识发生了动摇,在抄写和重读的过程中仍然会让人信服或者感觉震撼,这种内容才值得摘录(很重要)
抄写太长的文章太麻烦,但是又找不出合适的关键句的时候,你可以把小标题抄写下来。
如何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吸取精华”:原封不动的吸取书上的知识,
“读书体验”:”书上写的这些,我是这么理解的XXX“。 ”以此为契机,我想到了这样一些事”,记住:边摘录文中重要句子,边在重要内容旁写下你对它的观点看法。好主意不会凭空出现,不论是什么想法,都一定是对某种刺激做出的回应。所以,看到一个名为“好书”的好球飞过来,我们才能打出那个名为“好主意”的绝妙击球,读书时获得的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自媒体写作,很多人在为每天写什么发愁,才思枯竭,那么当读书时,不断闪现的灵感、感想,一定要即刻记录,借助书本的阶梯产生自己原创思维,搭上思想的便车,以书为媒,创造属于自己思想的舞台)
读书笔记,是一件升华的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睡前或者洗完澡以后等时间段,去重读笔记
养成重读的习惯:一周一次/三天一次
在网上写书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 (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如果不去积极的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
做好读书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提升
请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做读书笔记,把新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这样你才更有机会去创新,有更多创意投入生活:创意来自既有信息的重组,“所谓的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1,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
参考书查询到的信息更直接、准确,不用担心像网络搜索一样偏离正题或者是充满冗余的信息
2,多读百科全书
3,通过订阅杂志来阅读
4去旧书店转转,会有意外发现
旧书店的货架上能看到很多绝版的、很难入手的书籍,这点是普通书店无法比拟的。多看看旧书店的书,去发现预料之外的惊喜,那些与现代视角截然不同的思想输入可以让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得到进一步的飞跃
5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读难懂的书,更要注意先抓住软肋。所谓“软肋”,就是入门书或者解说版、参考书、图解版、漫画版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7把名著放在枕边(等这本书随着你的阅历不断丰富的时候再读)
即使不想马上读,也要为忽然想读的那天做准备,重要的是让这本书保持自己随时可以接触的状态
8常带3本书同时阅读
读小说的时候,如果对冗长的故事感到不耐烦,你可以切换到政治评论,读两三遍又觉得厌烦的话,可以再换本书读读轻快的随笔。另外如果你对读书感到厌烦,那就开始写笔记吧。
9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放满书
根据空间摆放不同领域的书籍,读书时的感觉和吸收的内容也会不同,在空间上感受语言的方式。
10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
11杂志要边撕边读
12不能小看的有声学问
13准备一支你想珍藏的钢笔
14名言要贴在显眼处
15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16用复印机使读书更方便
17用独创板块记录读书过程
18书和笔记交叉使用
把读书笔记的复印件夹在书里,在以后重读的时候,直接参考读书笔记
19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书架一定要整理出以下几个区域
①爱读之书一角②废弃书一角③读书笔记一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