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作者: 芊帆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2:27 被阅读0次

今天的晨读分享有三个题:《阴影效应》、《莫惹闲人》和《摆平姿态》。看到这几个题,我突然冒出个一个想法,这三个材料背后有没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能够穿成串呢?

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和资讯,如果没有对信息的筛选和分辨,很难形成有效信息对自己的成长真正发生作用,相反还会陷入到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拔,煞是辛苦,收效甚微。

所以今天我突然想起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一位哲学家,大家都非常熟悉,只不过年代久远,大家总是忘记去他那里串串门。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我去年曾经连续在远程教育网上听过台湾傅佩荣教授的的课程《向老子问道》,初步系统学习了老子的智慧,收获很大。今天又找到了当时记过的笔记,找出其中一个知识点,分享给大家,解读的不见得完整精准,只求抛砖引玉、共同学习而已。

老子讲过一个观点,是关于“从认知到智慧”方面的。那么老子认为认知有三个层次:

第一、区分

区分从字面上讲就是区别,分开,就是看到两个事物的不同。区分是有利有弊的。

利就在于,我们人类只有区分,才能活下去。比如我们知道什么食物能吃,什么食物有毒不能吃;什么地方适合居住,什么地方危险不能居住等等。世间万物各异,全是靠人们区分开来,再选择应对。

那么区分的“弊”呢?弊就在于,人们区分之后就会产生欲望,产生各种困扰,竞争。比如很多烦恼来自于为什么人家开100万的宝马而我只能开10万块的小车?为什么有钱人能住别墅而我却连房子的首付还找不到踪影?为什么别人上哈佛我只能在家门口转悠?

所以傅教授总结了老子的观点,人间的很多灾难由区分而来。那么怎么办呢?

第二、避难

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知都停留在区分的层面,我们只是看到了大量的差异不同,而没有将它转化。所谓避难就是看到了这种不同之后,能够首先接受这种不同,然后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放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在某些方面知道满足,知道停止。因为不知足也是最大的灾难。那么也许你会说,那就什么都不做了吗?

第三、启明

启明是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一种智慧的状态。当我们只有智慧的看问题,才能真正活的明白,活的开心。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呢?老子首先说“知常约明”,从整体上来看问题,了解永恒不变的人间规则,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规则才是根本;其次说“见小约明”,即关注当下的细节;最后是“自知者明”,即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

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在做了有效区分之后,通过理智的避难,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注意力,然后上升到整体来看问题,扬长避短,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关注自身能做到的部分和问题本身的细节,使得问题能够得到最有效的解决。这就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智慧解决之道。而不是只有不满、内疚、自卑、不平、不忿、吐槽、打压、羡慕嫉妒恨、对抗、纠缠……我们浪费了很多的注意力在区分后的情绪上,唯独不知道再向上提一步,怎么能让事情更好。

比如晨读材料提到的阴影效应,我们因自身注意力的不同,同一件事看到了不同的结果,或者说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都是我们注意力的体现,这样我们就知道到底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才是对我们最有效的。

再比如第二个材料提到的闲人忙人的区分,也是告诉我们面对的时候应该如何规避闲人带给我们的麻烦而不去招惹,不放注意力,这也是一种智慧得做法。

第三个摆平姿态是同理。就是我们在区分明了每个人个体价值的差异后,采用一种接受的、平等的姿态去处理人际关系,也就可以达成群体和谐,弱者不卑不亢努力奋斗,强者不骄不躁共同进步。

这世间千万法门,书籍浩瀚,道理有很多种。但是它根本的道理应该是就那么几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拿来老子的观点来思考一番,也许对,也许有失偏颇,不过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无论学习了什么,都加一道思考的门,尽量对我们的生活有点帮助,期待伙伴们也分享你的思维系统价值观念,我们一起让生活更有趣,岂不妙哉?

相关文章

  • 看老子传道图有感悟

    老子是一个颇有智慧的人,学习老子知识是养育自我的智慧。从老子传道图看出藏龙卧虎的智慧。 老子为什么要和老虎说话,说...

  • 老子的智慧

    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 《老子的智慧》

    很喜欢有书共读这期拆书《老子的智慧》里提到的电影《荒野生存》中的这段话: “你的学历,并不是你;你的经历,并不是你...

  • 老子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 《老子的智慧》

    每天读一段老子的话,可以令人心情宁静,短暂达到“无争”的境界。天地之至善为水,以水“不争”,故而最接近“道”。 林...

  • 老子的智慧

    函谷关是中原御敌的最后一个关卡。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条寥无人烟的路上,有一头黄牛正慢慢地走着。牛背上的那位老...

  • 《老子的智慧》

  • 老子的智慧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同样是各执己见,同样是角逐相争,纵横的历史,错杂的纷争,然而谈不尽的不是那狼烟四...

  • 老子的智慧

    最近在读林语堂先生的《老子的智慧》,其实老子的《道德经》,我之前读过几个版本,但是都没有读完,每次读到一半都会被这...

  • “老子”的智慧

    说起老子,可能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道家创始人李耳,但今天我来讲讲我家“老子”的智慧。 话说,从小我老子,也就是我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re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