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怎么会有爱情这种人间疾苦?
独身的时候要多快乐有多快乐。情窦初开以后,烦恼便跟着来了。
一颗心从此不能踏踏实实地留在自己身上,欢乐的时候总想着分享给对方,痛苦的时候还得偷偷藏起来怕让人家知道。
更可恶的是,有时候自己明明气到快要爆炸,他/她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就算如此,还得时刻防备着对象变身成为时间管理大师,让你辛苦经营的感情分分钟变成“共享爱情”。
爱情百无一是,偏偏求而不得,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此。
当然,世界的事情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唐朝有位诗人,就在这个领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他交往过的那些女朋友,每一次他都有真心相待,每一个都跟他发生过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而他,堪称史上最成功的“爱情经纪人”,给每一位爱人著书作诗,让她们的名字随着这些情事在世间传唱不衰。
他,就是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唐代著名诗人元稹。
壹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稹少年坎坷,父亲早逝。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从没放松过对他的教育,天资聪慧的元稹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
十五岁时,朝廷科举取士,元稹报考了明经科,年少及第。
中举后,朝廷暂时没有给元稹安排职位,趁着这段闲居时间他在京城中博览群书,开始尝试作诗,这段时光为他以后与白居易共同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岁那年,元稹长成了一位英俊少年。他独身一人离开京城四处游历增长见闻。
有一段时间,他寄宿在蒲州城外的普救寺里面,每日伴着古寺的晨钟暮鼓读书习字。
古寺宿书生,才子候佳人。
无论志怪小说还是爱情话本,大抵都是这样开头的。
某天,一队人马浩浩荡荡驶进了寺中。
元稹被马嘶声打断,放下书卷望向窗外,只见寺院门口的马车上伸出了一节白玉一般的胳膊。
接着,一个穿着绛红色衣服的小丫鬟从车厢里扶出来个身量苗条的少女。
元稹望着女子被引进后院禅房,一颗心莫名地怅然若失起来。
第二天,元稹在寺庙中信步闲游,内心隐隐地期盼着能和昨天的那位小姐偶遇。
走到大雄宝殿的时候,门口侍立的小沙弥伸手将他拦住,原来昨天那伙车队的主人正在里面礼佛。
元稹有心进去认识一下,小沙弥口口声声跟他说不方便。
旁敲侧击地打探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位寡居的夫人,带女儿回长安的路上听说最近蒲州有匪兵作乱,所以暂且在普救寺中躲避。
问起夫人的籍贯,竟然是自己的远房姨妈。
元稹兴高采烈地想跟崔夫人攀上点关系,崔夫人却对这个穷书生没有半点好感,元稹讪讪而退。
一天,乱兵包围了普救寺。崔氏大惊失色,眼下自己的家产全在寺庙中,如果被乱兵攻进来,不仅财物荡然无存,搞不好性命都保不住。
正当她六神无主的时候,元稹站出说道:“姨母不必担心,我和蒲州将领有些交情,我要是修书一封,他必然会带兵前来救援。”
崔夫人千恩万谢,许诺元稹若是能请来援兵,便是他们一家人的救命恩人,将来必有厚报。
元稹拿出自己的名帖连同书信一起交给寺院里的武僧翻墙出去求救,果然找来了援兵,崔家财产得到了保全。
等乱兵退却后,崔夫人大摆酒宴以谢元稹的救命之恩。席间,唤出女儿崔莺莺向元稹致谢。
崔莺莺年方二八,体态轻盈,一颦一笑都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元稹的魂都被勾了过去。
酒宴分别后,崔小姐在元稹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茶不思饭不想,眼前时时浮现崔莺莺的倩影。
元稹想跟她表露自己的心意,可是崔小姐深居后院他根本找不到当面的机会。
相思之火把元稹慢慢地煎熬。
崔小姐的丫鬟叫做红娘,机灵活泼。一天,忍受不住相思的元稹趁红娘出门的时候来到她面前,把自己的心意向她吐露了一番。
红娘被吓坏了,慌慌张张地跑回了后院。元稹忐忑不安,为自己的莽撞深深自责。
第二天,红娘悄悄来寻元稹。一见面便塞给他一张纸条。
元稹打开一看,纸上录着一首小诗,纤秀的字体一看便知是女子所作:
《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原来崔小姐在席间一见元稹便也芳心暗许,有心结识他却被高门大院所阻隔,本以为自己一腔心事就这样随时光消散了,没想到小红娘竟然带来了心上人的爱慕之意。
于是,两人通过红娘传递情愫。终于情到浓时,私定了终身。
当一轮明月高挂西厢的时候,崔莺莺在红娘的遮掩下偷偷溜进了元稹的书房。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与佳人幽会更像是梦一场。
当元稹鼓起勇气向崔夫人求亲的时候,崔夫人嫌他一介白身、家里又没有产业,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
受到打击的元稹决定参加朝廷大考,想要博个功名再迎娶崔小姐。
临行前的晚上,崔小姐面色忧愁。想到平常元稹总让自己抚琴,却一次都没有当他面弹过,如今爱人就要离开,就以一首《霓裳羽衣曲》相送吧。
手指抚弄琴弦,刚弹了两声,琴声呜咽,崔小姐心痛难抑无法继续。
元稹抬起头发现崔莺莺已是满脸泪痕,她目光复杂看了元稹一眼,扔下琴跑回了母亲的房间。
第二年,元稹科举失利,留在京城继续备考。
时光荏苒,山河阻绝。两人渐渐断绝了音信,元稹娶了别人为妻,崔小姐也嫁给了他人。
许多年以后,元稹路过崔小姐住处,想以表兄的身份拜会他们夫妻,崔莺莺躲在内室始终没有出来见面。临别,元稹收到了她写的一首诀别诗:
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生。
为了纪念这段感情,元稹编撰了一篇名为《会真记》的传奇故事,故事中以张生自寓,称崔小姐有妲己、褒姒的娇媚,却不是自己这样的普通人所能够拥有的。
会真,意思是与修真的仙子相会。也许在元稹看来,这段无疾而终的初恋,就仿佛是与仙子相会的一场梦境。
后来,元代的王实甫根据元稹的故事做了改编,创作了 一出《西厢记》,专门安排了张生功成名就后与崔莺莺幸福结合的甜蜜结局,终于是圆了元稹五百年前那场大梦。
贰
元稹与韦丛元稹离了蒲州进京赶考,二十三岁的时候终于高中。
因为颇有才名,文章很受当时都城市长韦夏卿的喜爱。
喜爱到什么程度呢?他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了元稹。
只是韦丛跟了元稹之后,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就过世了。这应该是后来贵为宰相的韦夏卿没有想到的。
韦丛比元稹小四岁,从富贵人家下嫁给刚刚当了校书郎的元稹之后不仅毫无怨言,还尽力去体贴关心丈夫。丈夫宴请好友捉襟见肘时,她取出自己的陪嫁金钗帮他还酒账。发了俸禄两人算计着购置吃穿,家里没粮的时候挖野菜充饥也甘之如饴。
同时期的文人顾况曾调侃元稹的好友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可以想到新落户长安的元稹和韦丛生活该有多么窘迫。
韦丛是可悲的,她遇到元稹时刚好是他生命中的低谷。
韦丛又是幸福的,她陪着元稹度过的那些苦难都融入到元稹的生命中,映照在他的作品里,让他惦念了半生。
元稹所作诗文,最为出名的,恰恰是关于韦丛的,最感人的,也是悼念亡妻的。
《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哀。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甜心洋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长夜终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虽然你跟着我从未有过一天好日子,但那些清贫的日子才是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自你离开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有你在身边当成了一种习惯。那些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只要和你一起,便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三首诗,字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在悼亡诗词中可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和纳兰性德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相提并论。
叁
薛涛与元稹介绍完元稹的结发妻子韦丛,接下来要出场的就是元稹生命中最出名的一个女人,也是他这一生最为人诟病的一段感情。
唐元和四年,清贫多年的元稹终于在仕途上发迹,此时与他相伴了七年的发妻韦丛却病入膏肓。
草长莺飞的时候,元稹接到了出使蜀地的任命。韦丛躺在病榻上,目送爱人离开,却没想到这一面便是永诀。
元稹到达蜀地后,经常听到周围人夸赞薛涛,渐渐地,他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艳名远播又才情过人,这样一位大美人对于多情的元稹来说,吸引力是无穷的。
他写了一封信约薛涛梓州相见,鬼使神差下,薛涛答应了元稹的邀约。
世界上果真是有一见钟情这种感觉,只是一面,四十二岁的薛涛就被三十一岁的元稹深深吸引。
两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治国理念聊到民生艰辛。
虽然相差十一岁,两个灵魂却觉得遇到了刚好契合的另一半。汹涌热烈的爱火将两人渐渐吞没。
在他们相处的三个月中,四十多岁的薛涛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连作的诗歌都散发着浓浓的酸臭味:
《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当元稹和薛涛在蜀地双宿双飞的时候,家中传来了韦丛离世的消息。对于韦丛,元稹虽然没有做到忠贞,但他一定是深爱着对方的,否则也不会留下这样一首深情又刻骨铭心的诗作来悼念亡妻。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韦丛死后不久,元稹调离蜀地,从此与薛涛分隔两地。
渐渐的,元稹淡了对薛涛的情感,只是在偶尔想起的时候才将想念留在书信上寄给她。
《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薛涛收到情郎的信笺,读着这些词句心中思绪纷飞,录了一首七言回赠。诗人之间的感情果然是纯粹又节省纸墨。
《录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一个在诗中死命地夸赞对方姿态秀丽,文采飞扬;另一个把自己卑微到尘埃里,诉尽了相思。
也许薛涛在动情的那一刻就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元稹只是把她当作一个爱过的女人吧。
肆
刘彩春江南地区有个流行女歌手名叫刘彩春,据说她嗓子婉转悠扬极受人们喜爱,所作歌曲在当时传唱度极高。在吴越一带,只要刘彩春的《曲》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
她和丈夫周季崇在越州演出时遇到了身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的元稹,当时的元稹本有心将薛涛接来同住,一见刘彩春便惊为天人,当场发挥自己的才能赋诗一首馈赠佳人。
《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刘彩春当场就被撩动了心弦。
据说后来元稹给了周季崇一笔钱将刘彩春纳为妾室,两人过了一段热恋时间。
七年后,元稹升官并迎娶了名门闺秀裴淑。可怜的刘彩春像是被他遗忘在角落里的明珠不管不顾。一年、两年,等不到爱人的刘彩春逐渐心灰意冷离开了越州这个伤心地。
多年以后再见面,刘彩春不知道是有感于元稹的负心薄性还是另有隐情让她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突然投河自尽,以这种悲情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元稹一生多情,却又一生薄情,也许只有同是诗人的薛涛才能将他看得通透吧。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苦等不到元稹的薛涛看着铜镜中日渐老去的容颜,终于明白了红颜易老旧爱难寻。
过往的悲欢都是昨日云烟,她换下了红裙,披上了道袍,告别了往日喧嚣的生活,在浣花溪边平淡又充实地度过了余生。
对于那段热烈的过往,她并不后悔,爱本是相互的,相爱时毫无保留,不爱了也绝不强求。
既然缘尽,最好的结果便是放手。
元稹死后第二年,薛涛也在浣花溪边逝去。
估计在幽冥仙途,两人还有机会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