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比如:让孩子不要玩游戏,而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和伴侣谈话,每次都是唱独角戏,对方总是沉默;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在单位向领导提出自己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等等。这些人生挑战无时无刻不在显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家庭。正如当今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正在和非凡而危险的科技变得越来越不可分时,人类体验到的压力也呈现出了几何级的增长。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如何滋养我们的人际关系;如何利用有效的方式和技巧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如何形成新的、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无疑正变得越来越迫切,这就涉及到关键对话了。
那什么是关键对话?在人生中经常遇到情况,如果这个对话谈完了之后,后果会很严重,这就叫关键对话,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和他人的互动行为,是指可影响我们生活的那些日常对话。它有三个特征:对话双方的观点有很大差距(比如你正在和老板讨论升迁的问题,他认为你还没有准备好,而你却觉得自己早该被提拔了。);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比如难得的面试机会);对话双方情绪激烈(比如面对孩子叛逆)。符合这三个特征之一的都是关键对话。
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通常是怎样应对的呢?我们大家都有这种感觉:每次谈完话,感觉当时应该这样说却没说,原先想好的,怎么就忘了呢?这就是我们说的关键时候掉链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这个是来自我们在原始社会的经历,因为从原始社会累积下来的基因会让我们在面临紧张状况的时候选择打或者逃,而这两种行动都需要四肢运动,因此我们的血液会流向四肢,大脑缺血而一片空白。这也就是我们面临老板说话、面对演讲时、吵架时,变得嘴特笨,该说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这就是打或者逃的策略,使得我们在关键对话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愤怒,会歇斯底里地叫喊,做出不理智,当面反对,把对方惹恼;要么忍受、默认。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处理关键对话,要么失态,得罪对方,谈坏了,失去风度;要么算了,假装没发生,避而不谈,这都是“傻瓜式”的选择。那怎样做才是最好的?能帮助我们改善企业、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个人健康等,原则是我们要做到对对方百分之百的尊重,同时做到百分之百的坦诚。
然后从“心”开始,古人讲:“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关键对话前,必须认真深刻地从审视自我开始,把自己的心管好。我们错误的观点认为我们的苦恼是由他人导致的,总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能搞定‘麻烦制造者’一切问题都会好起来”。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的情绪不受控制,并切不由自主地想要伤害对方,或者自认倒霉,其实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结果。这就像老话所说的那样,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原因是富裕者会更加努力,而贫穷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要知道我们永远都有着选择的权利,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自己允许。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伤害或被伤害。
仔细想想,我们生气是在替自己找一种借口和理由,我们就会一心想着战胜对方,或者惩罚对方,也会选择港湾,选择用明哲保身的方式来逃避对话,保持面子上的一团和气。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第一关注真实目的,也就是在对话中时刻牢记对话的意义,学会在对话前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一是因为在谈话中失控的人忘记了自己谈话的目标,成为了情绪的奴隶,二是当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时会影响自己的整个生理机能。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核,一个核负责处理谈话内容,一个核负责处理谈话的氛围,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双核的对话人,注意内容同时注意氛围,而且注意氛围是优先级的,只有气氛缓和了,才能找到好的谈话内容,。让对话安全的方法有道歉、对比说明、创造共同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表现出沉默或暴力的应对方式,是因为我们要么就是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要么就是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要么就是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我们要运用综合陈述法:分享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鼓励做出尝试。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关键对话:从心开始,让自己的心调幅,知道为什么说话,时刻注意观察,注意观察自己和对方的情绪,保证对话的安全,如果对话觉得不安全,就用道歉、对比说明、创造共同目的这些方法把它拉回来,然后控制自己的想法,不要让自己动不动就发怒,然后陈述事实,了解对方,最后达成共识。
在学习了这本书之后,运用书中的方法,改善了和女儿的关系,之前和女儿每次谈话,还没说上两句,我就气炸了,已经没有了谈话氛围,可我却不管不顾,仍在谈,其实是我一人在说,女儿根本就没听,我忘记了谈话的目的,最终导致谈崩,使得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和女儿处于一种逃避的状态。现在,我懂得了对女儿的尊重、坦诚,刻意去营造谈话氛围,如果感觉到出现危机,我会及时暂停谈话,调整情绪,多了倾听,理解和认同,重建安全气氛。我明显感觉到和女儿之间融洽多了,有了更多的交流,对于自己的情绪也能很好的把控。接下来还要去改变自己之前的主观臆断,学会从事实出发,软化自己的措辞,避免傻瓜式选择,相信我会将关键对话的技巧运用,改变从自己开始,从心开始!
越来越相信:每个人都拥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允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