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交给领导的读后感:
柯维博士在本书中输出的观点和方法非常之多,在每个习惯下面也提出了多样化要点,根据书本第九十七面的效能测试,我最薄弱的习惯分别是: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统合综效,因此在阅读中对这三者进行较为细致的阅读,以下内容也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如柯维博士所言,要事第一的习惯一定离不开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这两个基础的奠定。兴许在这两点上完成得还算合格,但是没有注意时刻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很难运用独立意志努力实现目标,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独立意志指的是最初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但是独立意志的形成和影响独立意志的因素千千万,或许是他人行为的左右,或许是对于未知的恐惧,或者是某些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或者是最简单的天气状况,书中强调树立独立意志的起源和本质来源于自律和条理,我认为无论是简单来说的自律或是更放大来讲的独立意志,最重要的还是自身与自身的内在斗争,在不断地自我挣扎下最终成长,自律击败懒惰,独立意志击败畏惧,无法短期一蹴而就。该习惯下提到的第四代时间管理论中将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二类事务认为是最需要将时间和精力集中的,通过完成该类事务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从而可以提升对矩阵中所有事务的处理能力,这一观点是比较颠覆我之前的看法的,过去一直认为要事第一,就是要集中于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而忽视了事实上这类事情并不会很多,并且它的产能也不一定是非常地高,长期过分注重这一类事务会使得身心疲惫并且忽视其他对于长远发展更有效的事情,书中提到,高效能人士他们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上,通过处理更多的预防型事务可以减少第一类危机事务的产生,这不仅是能够高效处理当下的事,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的发展做好有远见的规划。
双赢思维中的“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的观点有点吸引我,我们在执着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但是在执着后的失败很多人会用“尝试后就不后悔”“我总会在其中有成长”诸如此类的话来蒙蔽自我去减少关注失败和损失的现实,当下存在的问题不一定在于大家不愿坚持,而在于不敢放弃。很多时候某个合作或者某个交易,将输的一方理所应当认为自己是弱势的或是由于其本身就处于弱势,所以愿意在该项交易下输一场以求未来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然而此刻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是,这一次处于弱势或许今后会长期保持弱势并且很难翻身,此之后造成的损失会比当下放弃第一次输的合作多得多。自律会给人带来自由,这种情况下“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的协商模式,也同样带来自由。
统合综效是我认为七个习惯中最难的,比最后一个不断更新更难,在阅读过程中,觉得作者在习惯六中举的例子或是建议的方法不如之前的清楚明细。就此习惯的本身对个人的要求极高,需要将之前的集中习惯整合一致,并且利用其中或互补或相互促进的关系达到整体的进步。在前几章中对于作者提出的思维模式会有所触动,但在此章终觉得很遗憾,我认为作者所举的事例虽然涉及学校、商业、家庭,但是觉得例子本身有点空泛。当然统合综效、自我提升的过程并不能试图说依靠单单任何一本书的指点就能达到,书中再次强调了很多的道理,例如尊重差异、开辟第三种变通方法、消极协作减效等,统合综效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尝试、充满困惑、怀疑的过程,最后达到成长的目的。
全书看下来,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直接的方法论阅读,在接收上面觉得比较困难,容易保持质疑,柯维博士的成功已经有无数人见证,其言本书的七个习惯及原则是建立在长期人类社会发展之中一直保有的引领人走向成功的,第一遍看完确实没能够把握其中太多的精华之处,作者建议读者在成长的过程中能时时与本书相伴,第二遍是至少要读的,希望能够渡过质疑的门槛,吸收和应用其中的精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