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大地还没有完全复苏,斑驳的绿色镶嵌在田野里,偶尔的几树梨花点缀其中。平原地区的暮春缺少了些浪漫。杯中的一朵菊花没能增香,却增添了几朵的思绪。
颠簸的车上,同行的学员们沉浸在睡梦中的不少,偶尔闲聊的也有几多,翻看手机的也不在少数。撂下繁忙的工作,参加培训学习是一次难得的精神遇见。
此次出发目的地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在这里诞生了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它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沿着红色足迹漫步在西柏坡,感悟中国共产党信仰力量,铭记中国共产党的誓言,走好“赶考”路。
西柏坡时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曙光在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仰灯塔,铸就理想信念、忠诚品行的光辉时期。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和无私奉献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柏坡精神依然绽放着耀眼的思想光辉和时代光芒。我们的责任是深刻领会西柏坡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切实把西柏坡精神研究好、继承好、发扬好,努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