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散文库
《清史稿》之郑锦

《清史稿》之郑锦

作者: zhixingheyi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3:55 被阅读30次

“成功子十,锦其长也,一名经”。郑锦为郑成功长子。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内外交困,不久离世。权力真空又导致了明郑集团一次内乱。“成功既卒,台湾诸将奉其幼弟世袭为招讨大将 军。锦出全斌使为将,以永华为咨议, 冯锡范为侍世袭者,全斌力战破之,锦乃入,嗣为延平王。”郑锦进攻台湾,得以世袭延平王。

本来,军队经过北伐南京加上进攻台湾,实力已经大损,此时又再次内讧,许多官吏将卒投降清廷。“世袭(郑成功幼帝)走泉州降。”“诸将蔡鸣雷、陈辉、 杨富、何义先后举军降。锦渐弱。”

不久清廷再次派兵进攻,明郑大陆抗清基地全失,心腹将领周全斌亦降清。“琅复进克金门、浯屿,锦退保铜山。三年,锦将杜辉以 南澳降。铜山粮垂尽,全斌亦出降,封承恩伯。”。内乱最容易招致失败、敌人入侵。

不过历史给了一次机遇。三藩之乱,郑锦东山再起,收复大陆若干府县。

郑锦“以永华辅长子克居守,与诸将冯锡范等督诸军渡海而西,入思明, 取同安。”“州兵内乱,精忠所遣守将溃围走,迎锦师入,复攻下漳州。精 忠遣兵围潮州,潮州总兵刘进忠降于锦,锦遣其将赵得胜入潮州”

不过随着三藩之乱平息,明郑在大陆的基地得而复失。“锦还台湾。二十(公元1680)年,锦卒。”

历史总是在重演,郑锦方死,继承人问题又引发内讧,“及锦卒,遂共缢杀克臧,奉锦次子克塽嗣为延平王。”此时清廷瞄准了机会,征讨台湾,一举拿下。

公元1683年,明郑王朝正式谢幕了。

明末历史给世人留下太多感慨,反清复明一方,接二连三地内乱,让人眼花缭乱,最后被逐一消灭。相比之下,康熙执政六十年,保证了政权的巩固,政策的连续性。此消彼长,明朝复国终成泡影。

郑锦用兵、内政方面虽然不如尔父郑成功,但是民族气节非常值得称颂,“削发、登岸,我将虽死不允”。

相关文章

  • 《清史稿》之郑锦

    “成功子十,锦其长也,一名经”。郑锦为郑成功长子。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内外交困,不久离世。权力真空又导致了明郑集团...

  • 郑锦铨

    夏令营中锦铨的的形象获得了五星好评,很多老师都夸这个孩子特别的棒,做事情踏实肯干让人非常的安心。他不仅是我们团队的...

  • 众 王 景

    众 王 景 郑 所 仪 锦 霞 , 不 雨 落 跻 商 五 飘 之 早 踪 , 鲁 图 直 岩 冉 春 宫 ...

  • 云从锦书来

    作者 林先生 余生太长 不必慌张 傅锦之 郑江西 郑江西一直都记得母亲死在她的怀里,拿着半块玉佩告诉她“去傅家找傅...

  • 《清史稿》之隆科多

    隆科多的祖上是佟养正,努尔哈赤的从龙功臣。佟养正是女真人还是汉人,《清史稿》记载不详,“先世本满洲,居佟佳,以地为...

  • 《清史稿》之林则徐

    林则徐不仅在近、当代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民族英雄,而且《清史稿》也对其大加赞赏。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

  • 《清史稿》之施琅

    明清易代之际,台湾抗清斗争最为持久,施琅最后收服了台湾。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

  • 《清史稿》之张之洞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故世人亦称其为“香帅”。 “之洞喜言事,同时宝...

  • 《清史稿》之曾国藩

    在《清史稿》三百一十六篇列传里,单独作传的有四人,曾国藩是这四人之首。 仔细想来,曾国藩对清王朝有再造社稷之功,列...

  • 《清史稿》之李鸿章

    在《清史稿》三百一十六篇列传里,单独作传的有四人,李鸿章为第三人。 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史稿》之郑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ac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