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艳秋
我小时候,家在农村,元宵节是忙碌的日子。
白天,爸爸带领我们扎灯笼、树灯笼杆。我们的灯笼都是手工制作的。灯笼要做两种,一种是用高粱秸秆、小木棍和烧纸和蜡烛,扎成三棱锥体的灯笼,扎两个,上坟用;另一种是长方体的灯笼,灯罩是玻璃的,灯芯是蜡烛,树灯笼杆用。灯笼扎好,就树灯笼杆。姐姐把早就选好的树枝粘满彩纸裁成的彩旗,我负责挂上长方形的玻璃灯笼,弟弟负责把树枝绑到院子里最高的杆子上,这样一个花枝招展的灯笼杆就完成了,就像光秃秃的院子里盛开着一朵鲜艳的花。傍晚,爸爸拿着三棱锥体的两个灯笼、烧纸、鞭炮、烟花,去山上上坟、送灯;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包饺子、煮元宵;我们姐三就忙着把灯笼杆上的灯笼点燃;把房前屋后撒几堆锯末子拌柴油的火堆;然后迫不及待地把白菜根上蘸上漆黑的锅底灰,一溜烟地跑出去,和在街口早就欢呼雀跃的小伙伴们汇合,打花脸……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去松花江的冰面上,放烟花、围着熊熊的篝火唱歌、跳舞、迈火堆、在冰面上跑百步、打滚……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那一年的元宵节,我用桔子皮,给儿子做了一个小桔灯,儿子提着小灯笼,烛光映着他冻得通红的小脸,穿梭在屋里屋外……
今年元宵节,白天我和婆婆做菜,傍晚,儿子买了个大灯笼,去给祖先送灯,晚上,我们一家人去大街上看烟花、走百步。
望着夜空烟花绽放的美丽瞬间,它们就像我儿时美丽岁月,精彩而短暂。我抓得住记忆的手,却抓不住岁月的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