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周一,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4c0935c7480ca7a0.jpg)
一晃,校庆的日子已过了五天。关于母校百年校庆的点滴情景,历历在目。每一个震中学子眼中的震中,都是不同的,是多面性的,这一点,毋容置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340e84d7202a057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63df106ca378a83e.jpg)
读小学时,母亲带着妹妹到医院上夜班,父亲则带着我到震中上夜自修。现今称为“九间堂”的教师办公室,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有时,父亲去教室,独自留下我在语文办公室看书,有时,也会带着我去教室,让我留在教室门口等他,我则爬在窗户口偷看父亲的身影。一幕幕的情景,恍然就在眼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8fc7b986b082c649.jpg)
震中开运动会时,我会带着小学同学一起过来玩。那时的震中,在我眼里,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各种植物花草,品种繁多,色彩缤纷。校门口的两棵枣树,是捉迷藏的好地方,初秋时节,树下寻枣,也是一件开心之事。红砖楼前的腊梅、银杏树,也是记忆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d64a6b619b3c9930.jpg)
还有梧桐大道、松柏路都是记忆中的震中风景。木香花、桃花、桂花、海棠花遍布校园各处,电化教室和老办公室旁的紫薇,更令人惦念不已。黑板板《震中园地》前,流连忘返过无数次,青春的印记,美好的回忆都浓缩于此,深藏心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4796e6d788d65628.jpg)
80年夏天,家搬至震中教工楼,学校就是家,家就是学校。1980年,终于进入震中读初一。初中三年,对我来说是最宽松最自由的阶段。初一初二的班主任是陈校平老师,他对学生严格却有方法,整个学习氛围也十分良好。当然,在这三年中,我基本上熟悉了校园内所有的花草,操场边上的那片野橘子林,更成了我和好友秋菊与雪莲的秘密基地,我们时常在那里看书聊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25d5a9a9c7105543.jpg)
当年,教我们政治的马校长,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多次鼓励我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和乒乓队,哈,可惜在体育方面我没多大兴趣。最后,只参加了学校的朗诵队和腰鼓队,徐蓓韵老师还是腰鼓队的队长。记得,唐官根老师举行集体婚礼时,学校的腰鼓队参加祝贺表演,我也在其中呢。初三时,教语文的是汪兆龙老师。汪老师虽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对我们十分关心,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记住噢,离中考还剩下XXX天了,要抓紧了!”那年中考,我的语文取得了吴江市第二名的好成绩。这其中当然包含着汪老师辛勤的付出与指导。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f92ba1e40bd50ea3.jpg)
那时,还羡慕住宿的同学,大家住在一起,可以谈天说地,自由自在。而我夜自修回来,最喜欢的就是写日记,看小说。关于震中的记忆,说也说不完。母校百年校庆的消息一出,内心是有些纠结的,伤感父亲的离世,想着要是父亲还健在,该有多开心!同学群里开始报名,终于不在犹豫,参与报名,23日安心写文,献礼母校百年华诞。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9c530ba76b0b55a3.jpg)
在南京过了中秋节,30日下午回三村母亲家,陪母亲过国庆,调整心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c35f8fda1d4c1fca.jpg)
校庆前的预热,微信群内消息不断,校服尺码大小的讨论,当日乘车的确定。看群内有几位关注的同学都没报名,私下微信询问,静要回江西看望父母,云要去上海看女儿,林家里有事不巧,红带孙子在外旅游、杨事务忙无法离开。。。。。。韦同学则兴奋地告知,女儿不仅要带女婿参加,还带一双儿女,全家五口人全部参加校庆活动,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4edeb7d8f2a02f2f.jpg)
4号当日,邀请了王晓宏老师一起同行,会长开车接送王老师,我顺便搭车。车至太湖雪蚕桑园门口,陪王老师换坐有通行证的杨同学车,顺利到达学校门口。
震中门口,彩旗飘扬,一排热闹。刚进校门,便遇见徐老师和徐老师夫妇,徐老师拉着一起合影留念。徐老师与父亲同为语文老师,他们退休后一起参与筹备震中80周年和90周年的校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ecf3a3d78ae840c5.jpg)
红砖楼还是那幢楼,九间堂前合个影,曾经的教工楼已在围墙外,那条通往学校的路早已被阻断。学校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但记忆中校园的模样还是最美的。黑板报已不在,电化教室四周的围廊已被拆除,曾经,这里是同学得奖作文的展示窗,一切都不复存在。记忆是鲜活的,变化亦是正常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10f21279d337d72a.jpg)
有的同学说,我不想在这里合影,因为找不到当年的一点踪迹。张同学之前不喜欢上体育课,如今,却成了锻炼达人,一定要去新操场看看,拍个视频。我对于旧操场的感觉很深些,那一片野橘子林,曾经留下过多少的足迹,只可惜,如今野橘子林被砍,操场改成了停车场。胡革同学说,纵然母校如何变迁,脚下的这片土地依然是有灵气有文化。他是震泽人,提前一天从北京赶回家乡,一大早来到母校,他对学弟学妹说:震中不仅造就了我们这一代,更造就了我们子孙辈的未来。震中,是一块风水宝地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b18edf00f4fe1cd9.jpg)
2002年,我们85届毕业生十八周年聚会时,同学们共同出资捐献给母校一尊“e”时代的雕塑。如今,依然屹在震中校园内,同学们纷纷在雕塑前拍照合影。同学称赞会长濮峥是神一样的存在,21年前便能想到“e”时代,的确不简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4f7006c554e68bbe.jpg)
走着,看着,曾经的老师与同学相遇,招呼,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就在眼前,吴春荣老师、孙夏林老师与他们迎面相遇交谈,远远地,看见了汪兆龙老师和李和平老师,转身想过去问候,已找不到他们的身影,震中学子太多太多了,这里聚一群,那里围一起,熟悉的与不熟悉,大家都在开心地笑着,说着,仿佛时光倒流,彼此都回到了青葱岁月,青春年华。
领导与嘉宾学子在礼堂参加庆典活动,每一届的学生们安排在各个班级,聆听,回想。有同学说,在震中的日子,以及离开震中后的日子,都是我们学子的光辉岁月,母校一日,终身受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fbdbb444176b538e.jpg)
招呼忆红,在食堂前面的草坪上合影。30年前,校庆七十周年时,草坪面积要大很多,我俩在此合影,今天必须要情景再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55a236b54e1032b2.jpg)
参加完校庆活动,同学们纷纷来到宝塔街丝立方的二楼茶馆,这也是会长提前让汤同学安排预定的场所,王老师被我们簇拥着走进茶馆喝茶,聊天,叙旧,不亦乐乎。潘同学和邱同学自豪地说:我们是从91届那里把王老师抢过来的,那可是我们的王老师,不能跟他们走,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446c96222bdffe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7202/aad31e28d98d3f61.jpg)
欢声笑语接连不断,王老师自动为我们拍摄视频留念。返回松陵,晚上许同学请客,留下来的同学聚餐。校庆一天圆满结束。
另:1.感谢董建华同学全部为我们拍摄,他技术一流,态度温和,同学们非常满意。
2.这次母校百年华诞活动,我们这届组织安排得非常周到妥贴,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这归功于我们濮会长的用心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