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朴的树精(神话)》
1、主题:讽刺社会(纯朴的人在现实社会中难以生存,而社会视纯朴为愚蠢)
2、人物:2个(树精,美人鱼)
3、场景:树精与美人鱼对话(次)+树精回忆(主)
4、叙述方式:全知视角(次)+对话中的第一视角(主)
5、写作方法
1)铺垫:小说主要突出文学、艺术、科学工作者在现实中的无奈,但先写邮政局长、消防队长、受贿的人、教员、医生、面包坊师傅,然后再写从事文学工作的经历。
2)呼应。小说第二句中写道:“要是我知道她的准确地址,那我就会丢开文学,丢开妻子,丢开科学,总之丢开一切,飞奔到她那儿去。”暗示叙述者身份,也呼应结尾部分树精从事文学工作的经历,使小说主题更明确、层次更清晰。
6、个人思考:在商业社会,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包括道德服从),也属于一种价值交换,乙方提供陈品和服务,另一方提供物质回报。这种“交易”是模糊的、不对等的,因此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记者的梦》
1、主题:抱怨(没有追求+贪婪+抱怨现实)
2、人物:2+1个,记者,主笔,梦中的女士(虚)
3、场景:家中1个人读信+做梦+在报社与主笔对话
4、叙述方式:现实全知视角+人物梦境全知视角
5、写作方法
1)进入梦境的描写:感官印象——空间变化——奇异形象——人物幻象。
彼得·谢敏内奇闭上眼睛沉思。许多想法,有重大的,有渺小的,开始在他脑子里活动。然而不久,所有这些思想都给一团好看的粉红色迷雾遮住。一种半透明的和柔软的果冻,从所有的墙缝里、窟窿里、窗口里慢慢爬进来,往四面八方散开。……天花板低下来。……有些小人和生着鸭头的小马跑来跑去,不知什么鸟的又大又软的翅膀开始扇动,河水奔流不息。……一个矮小的排字工人拿着很大的铅字走过去,微微一笑。……所有的东西就都淹没在他的笑容里,于是……彼得·谢敏内奇开始做梦了。
2)小说中的梦境更倾向于白日梦(比如和卡夫卡的“梦”有很大不同)。这可能是最简单的一种梦境,没有象征和隐喻,而是直接写出人物的欲望。“排字工人拿着很大的铅字走过去”、“轿式马车,印着编辑部的纹章”、变大并被打碎的花瓶,表现了人物的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