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东西时,是按照先生教的记叙文路子。文章一开头要先交待时间、地点和人物,之后交待事件。事件又按照起因、过程和结果的顺序依次来写。再后来变变花样儿,写事件不总是顺叙,也学会了使用倒叙和插叙。讲究起来,还有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首尾照应,夹叙夹议,突出中心思想,等等。
这个路子一旦确定下来,再写起东西来,就开始循规蹈矩,中规中矩。
似乎不如此,就犯了文章大忌。
写到这一把年纪,回头看看,还是这么个路子。
回望滋味,别样苦笑。
难怪老没出息,文章越写越回陷,越写越完犊子,原来是这个套路害了自己。
文章如此。世事呢,当一种思维定式被固守下来,人也就成了套中人,怎么走也走不出那个意念中的笼子了。
这就有了你是什么人,一望便知,无需多言,云云。
做事情嘛,当然离不开人。
一个团队,表面上看,是四梁八柱在那支着。其实,真正支撑一个团队的,能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的,是这个团队所确立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铺展开的事业。
知人善任,谁能干事扛事儿,现在话叫担当,自然是一个团队领军者要考虑和具备的套路。
你得琢磨人。琢磨人不是整人。
换句话说,你得把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看个基本上明白,他是啥人,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短期内看不明白,也不用急。
还有一个办法,通过做事情来识别和研判人。
一件事情、两件事情、三件事情,五步之外,一连串的事情,会给这个人画像。这张老照片,就会告诉你,你的所遇,究竟淑与不淑。或者更直白地说吧,是不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唯一的本事吹。事儿没干成先吹。
一张照片放的年头久了,岁月会给它染色。
看老照片,你会辨认出一种成色。
我最近看到一句话,说你要别人成为什么人,你自己先得变成那样的人。
有些道理吧。
也不全是。
又看到一句话,说不要把太多的人请到生命中来。
有些人不都是你自己心甘情愿请来的吧。
只是走着走着,遇见了。
避之不及。
奈何!
狗血的剧情太多。
不喜欢狗血,很多人给自己打鸡血。
恨死了标题党。
一篇内容健康向上的好东西,被所谓编者拿去制作,再出笼时看见给安了个原作者意想不到最吸引世俗眼球的下三滥标题。
转发这样的好东西,叫朋友分享,我得在后边紧跟着一句话:
这篇文章内容很好,就是标题不咋地。
感慨太多。
不能一一写出来,说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走套路。
有的套路秘不示人,却叫你猜,逗你玩。
你猜吗?
有的人为此而穷尽一生。
一辈子都在挖空心思,再也简单不起来。
写这东西之前,还有个细节得交待下。
吃过晚饭,刚刷完碗,忽听有人敲门。
谁呀,这么晚了?
不是快递哥。
是两个孙子。
一人手里捧个一小盘蛋糕,草莓的。后面跟着他们的妈妈。
孙子说要给爷爷奶奶送个惊喜。
果然惊喜!
这两天,家里开始讨论培养小孩子的价值观问题。爷爷我挠头,得想想。
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已经有了,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个大前提吧,管总的东西。
到小孩子这里,说方法上的话,大概只有说,从成长的各个阶段实际出发,注意观察,因势利导。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做榜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营造一种有利于健康成长的氛围。
父母无疑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么说起来,还是些套路上的话。
其实,更倾向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有爱心。
什么是爱心,什么是大爱之心呢?
也是有套路的。
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写在于家沟
(图片取自网络,如觉不宜,请通知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