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笔章法是柳词的经典性的另外一个方面的体现。刚才我们讲到柳永发展了慢词,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慢词不仅仅是字数的增多和节奏的趋缓。从创作的角度来讲,慢词的繁盛,大量出现在柳永词中,它还意味着表现手段的改变,甚至是整个规模格局的改变。
晚唐五代以来的令词,受到篇幅短小的局限,所以它是以深、细、小、而见长的。它最擅长的就是以含蓄朦胧的方式,去表达心灵深处隐约幽微的情感体验。善于拨动读者的内心深处,那最柔软的那种心弦。但是慢词勃兴之后,传统的令词的作法,是不是能够适应这种慢词的篇幅的需要呢?看起来是不行的。因为篇幅增多了以后,它整体的模式和结构会发生改变。
慢词庞大的结构,繁复的声律,和令词的传统做法是不相适应的。令慈讲究一沾即走,一点就透。可是篇幅庞大的慢词,我们不能够,老是去一沾即走,老是去一点即透。所以它必定需要有一种新的创作模式。而柳永不仅在词调和音律方面发展了慢词,在创作技巧上面也打破了传统。他创造性地采用赋体笔法,为慢词长调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知道赋者,铺也。长调是易于铺陈。柳永的词善于铺叙。无论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议论,都能做到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细腻妥贴,淋漓尽致的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历程。特别在结构上面大开大阖,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这个是柳永慢词在章法结构上面的一个全新的创造。
柳词的赋笔章法,反映在以点染结合的赋笔为法,和以故事性,场景性构建章法这两个方面。下面举两个例子:
首先可以看柳永的《望海潮》这首词。《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被誉为一篇用词体写就的杭州赋。除了这首以外,柳永词里面还有大量的,其他的描写都市的一些词作,描写汴京的,描写苏州的,甚至想象之中描写成都的。所以柳永的这种都市繁华景象的描绘,太平盛世景象的描绘,这都可以理解为一篇篇具体而微的都市赋。
像《望海潮》这首词,描写杭州的太平繁华,这是一首投赠词,投赠给当时杭州的长官孙沔的。但是在投赠给长官的过程中,描写表达这个意思的过程中,他就对于杭州,作为一个江南一带的繁华都市的场景,做了非常详细的描绘。而这种描绘我们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讲,特别要注意的是它的层次感,层次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