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坦桑尼亚的全面“塑料袋禁令”正式生效,在坦桑尼亚大陆禁止进口、出口、制造、销售、储存及使用所有厚度的塑料袋。
“乱世用重典,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子了!”,一位在坦桑尼亚有业务的中国企业员工,这样对世界说评价刚刚生效的禁令。这一禁令对入境游客同样实施。5月中旬,坦桑尼亚驻华大使馆发布特别通知,提醒前往该国游客避免携带塑料袋或由塑料袋包装的物品,入境者将被要求上交相关塑料袋制品。
而违反上述禁令者将可能面临最高两年监禁,或最高40万美元的罚款。任何被发现携带塑料袋者将可能被当场罚款13美元。
不少观察者和媒体称赞道,非洲在塑料袋禁令方面领先世界。从数字和力度上来看,确实如此。目前,非洲55个国家中已有34个国家(近62%)颁布相关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或对其征税。《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指出,这其中有31个国家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全世界最贫穷的地区。
特别是在东非,坦桑尼亚有在禁塑方面可以借鉴学习的“邻居”——卢旺达和肯尼亚。卢旺达早在2008年,就开始全面禁止塑料袋的使用,并通过减税鼓励回收,至今已累积十余年的禁塑经验,不单单在非洲,在全球都是包装塑料污染防治中提及率最高的“模范”国家。
而东非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肯尼亚,则在2017年8月正式实施“全球最严”禁令,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商用和家用塑料袋。违者面临一至四年监禁及最高4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27万元)的罚款。
2018年1月1日,中国正式开始实施“洋垃圾”进口禁令,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废品种。中国对“洋垃圾”关上大国门,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禁收和遣返“洋垃圾”,让长期依赖塑料垃圾出口的发达国家,一时间只能让垃圾在其边境地区堆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