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瑜伽课下来,收获满满,这是自己习练达不到的效果,也是团课无法达到的境界。但凡习练瑜伽者,大部分人都认为出了汗,灵活了筋骨,学了几个体式就是成绩。一些朋友练习瑜伽很激进,喜欢直奔体式的结果去。不少人对瑜伽练习者的固有标签就是:身体灵活、身体柔软。
我也曾经是这样的思想,自从上了私教课之后完全颠覆了我原来对瑜伽的认知。瑜伽课是不能一心两用的,不像我跑步可以边跑边思考,可以边跑边听歌、听书、听新闻。
瑜伽习练时,稍微走神,就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该做什么了。我努力专心听着老师的引导词,一个动作一个体式一个一个来,自己感觉是做对了,其实相差甚远,自己的认知很多都是错误的。
很多年以前,曾经有一个老师说我背太厚了,那时候确实有一段时间没锻炼,偶尔的锻炼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体式。没有去探究为什么背变厚了,这个厚背肯定是不行的,不健康的表现。
开肩美背即刻提上日程,接下来的几年我一直都在练开肩美背。几年练下来,效果的确很明显,原来的虎背熊腰如今虽说不上曼妙但已经变得纤薄,挺拔有气质。
只是现在老师说我两个手太灵活了,开肩不能开的太过,这样容易脊椎曲直。灵活不是坏事,但过度灵活就不一定了。所以不要盲目的去"开肩""开髋",任何东西都讲究适度,身体也一样。
另外一个就是膝盖疼的原因是因为超伸。为了达到前屈的完美效果,不顾膝盖超伸,最后引起膝盖疼。瑜伽教练鱼龙混杂,很多老师都是半路出家并不专业,然后没有很好去进修人体解剖学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把膝盖伸直到没有空间,这样就让膝盖疼痛,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膝盖不行。后来我停止了这个动作,更专业的老师纠正了我,叫我做不到某个体式的时候要学会退阶,让膝盖弯曲,这样就不会损伤身体。
瑜伽人并非天生柔软,越是僵硬的人,越应该练习。同时瑜伽运动伤害很大,自己练习,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否练对。瑜伽不是温和运动,而是力量运动,在肌肉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千万别尝试高难度体式,错误的练习很有可能会受伤。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对瑜伽的练习影响很大,如四肢长的人,做四肢支撑体式更简单,关节韧带长的人,做深度折叠更有优势。探寻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身体对话。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为了身体健康,不要陷入瑜伽病的误区。
很多人做束角式,并不是靠双脚往中线的力去伸展大腿内侧,而是靠双膝的上下抖动,像蝴蝶扇打翅膀一样,目的只为膝盖和大腿能早一点贴地。
在瑜伽体式的练习中,所有前屈体式的规律就是身体后侧的伸展;所有后弯体式的规律是身体前侧的伸展;所有站立体式都是建立大腿的力量;所有扭转体式都是为了通过肌肉螺旋式伸展进一步建立脊椎的空间。在瑜伽练习中,更多的是肌肉带动关节做伸展,只可惜很多人喜欢直接"玩弄"关节,很少关注肌肉的伸展。
老师跟我聊了很多,说她自己也还有很多未知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知道有无穷的奥妙。如下犬体式要求背要平、直,让整个手臂和背部呈一条直线,保持背部延展。老师说我做到了这些要求,但背部不够饱满,是因为我的呼吸不到位,没有收紧核心。
刚开始习练瑜伽的时候,常常为自己学会了某个体式而沾沾自喜。如今通过私课才懂会不会什么体式没这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练对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