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女儿是父亲 的「小棉袄」吗?不不不,那只是女儿对父爱的回赠。这里要说的,是有科学道理滴,科学家说,父亲觉得女儿「更需要爱」。
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著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他认为,父爱与母爱是有根本区别的,表现在无条件之爱与有条件之爱。
据他观察,所有孩子中,母亲最爱的是那个最没有出息的孩子,理由是「他需要爱」,而父亲最爱的是那个最有出息的孩子,理由是「他值得爱」。
他进而认为,母爱是爱的原型,父爱只是一种契约式、合同式的爱,算不得「真正的爱」。
事实上,父爱是有条件与无条件之爱的混合,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父亲与孩子的「权力关系」。
如果孩子与父亲处于权力较量和利益争斗状态,那么父爱中的无条件性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蜕变为权力之争。
卡尔·荣格,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
荣格对此说得最明白:爱与权力处于天平的两端,对一个人的爱欲越多,就意味着对他的权力欲越少,反之亦然。
同样是对孩子,父亲对儿子与对女儿的态度就大为不同,主要原因是父亲对女儿常常不遵循以命令和控制为目的的权力法则,对儿子则正好相反。
弗洛伊德看得更明白——有无竞争关系,才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根本。母亲对儿子常常表现出无条件之爱,但对女儿常常表现出有条件之爱,父亲爱女儿的理由常常是「她需要爱」,而爱儿子的理由则是「他值得爱」。
父亲与女儿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的无条件之爱,有一个关键但常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对柔弱的感知。
父亲对女儿的爱一生不变,因为在他眼里,柔弱性与女儿具有天然的、挥之不去的关联。相反,父亲眼里,儿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去柔弱化的过程。同时,儿子以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在父亲面前强化这种印象。
父子间共同形成了一种习惯——表现自己的强大,忽略、否认对方的重要性。虽然双方都知道自己并非那么强大,都暗中承认对方的重要性,都意识到彼此间难以割舍。
爱的底色其实就是对他人柔弱与悲苦的认知,及对他人重要性发自心底的承认。在僵硬的对峙和有意为之的冷漠中的两个人,如果一方或双方偶然看到这种底色,就好比两个对赌的人看到了对方的底牌,竞争和权力会骤然瓦解,战争结束,和平与安宁不期而至。
- The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