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文章涉及到较多信贷行业秘密,不适宜大规模传播,请有心人阅读即可。不管你是金融产品、风控产品还是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干货。
从用户角度而言,“授信”这个词是不太平易近人的。因为授信这个词的本义,是授予信用,是站在金融机构角度出发构建的词语。所以我们在一般只在合同里看到“授信”这个词,用户使用app申请贷款时,看到的字眼通常都是“额度评估”,“测测额度”等。
而所谓授信额度,就是金融机构授予用户的信用额度,这个额度通常是数字,代表基于金融机构基于信用评估时所掌握的资料,给予用户的可供提现金额。可想而知,从金融机构角度而言,给额度是一件很谨慎的事。因为用户基于他的信用,就可以拿机构的钱去花了。
虽然授信需谨慎,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参与,授信的体验已经非常简单、快捷了。简单是指收集的资料简单,基本只要身份证就行。工作单位、收入、地址、联系人等信息,视不同机构的风控政策,可能在授信时收集,也可能在提现时收集,但不管怎样,这些资料的提供并不费劲。快捷体现在,自动化风控决策引擎,让额度评估可以在1分钟以内由机器完成。视不同机构的风控政策,人工对资料核实的介入可能在评估额度时,也可能在提现时。
而做产品的都知道,要用户体验简单,底层逻辑就要复杂,得兼容各种情况的同时保证处理速度。因此,这个简单的授信体验后面,是由技术基础设施和不可见的业务逻辑支撑的。这篇长文,就给大家深度解析授信,让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核心知识。
设备识别技术
与银行业务要求“亲见亲签”不同,互联网金融业务没有客户经理,不能去现场面见客户核实资料和意愿,这个特点也催生了高科技黑产行业,用各种假冒资料线上骗贷。
而以设备指纹为代表的设备识别技术,是金融机构对抗黑产和老赖的一大神器。它可以确定移动设备的各种唯一标识,从使用场景上保证了安全。比如,一台设备无法被不同的人用以申请贷款(杜绝部分黑产购买身份证申请,以及团伙诈骗的部分场景)。比如,一个用户换手机了,会触发再次人脸识别,确保丢手机了额度不会被他人使用。
事实上, 设备指纹技术不仅用于设备识别,还有获取手机的其他独特信息,以确认场景安全。
以下内容涉及较多行业秘密,所以设为付费阅读,请移步公众号文章。
接下来你会知道:
· 设备指纹能获取什么独特信息,以至于曾有一段时间被工信部重点调查
· 身份证OCR识别会获取什么信息,怎么实现
· 怎么确认用户本人操作,尤其是人脸识别的作用
· 人脸识别的本质是什么
· 授信决策需要除了身份证、人脸,背后基于这些资料,机构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