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汉洞(石碑沟)关-----青山口
实弹演兵炮墙在 江河一跃擎龙头
2018.10.06 阴转晴 秋风劲吹
这次又是环穿长城。从抚宁县麻姑营乡青山口村下车,北东行约3千米到达石碑沟关(见图一),而后沿长城拔上黑龙头山顶峰,迤逦西去,几经上翻下越,顺新边墙下到青山口公路,左行至竭家沟村返回青山口村。途中查看了河卵石山崖,东架山、西架山上的两道实弹射击训练墙以及老边墙。长城全程约7千米,最高海拔860多米,行程约5个小时。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一:罗汉洞(石碑沟)关,纵向的石砌墙为老边,形成内翁城
整段城墙基本完整,宽三至四米,高五至八米,属标准城墙。材质有砖包石墙及石头墙,山险墙不长。敌楼为回字形,布设稠密,因地震、战争而残缺不全(见图二)。沿线分布有石砌烽火台及战台,罗汉洞口及青山口均有石砌老边墙形成的瓮城。对比后发现,明朝的石砌城墙石头大、工整(见图三),北齐以前的石砌城墙石材较小,敌楼也是石砌实心台,台上原设置瞭望亭。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二:蜿蜒的罗汉洞段长城,这里曾是长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至今有的敌楼内尚有炮弹和骸骨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三:硕大工整的明城墙铺面石,明显比秦汉或北齐城墙壮实
东架山、西架山均由造山运动时托起的河床组成。方圆二三千米的范国,都有镶嵌河卵石的崖壁(见图四),河卵石岩层厚度有一二百米。从沉积的厚度和范围来看,数万万年前,这里应该是京东的一条宽约几千米,浩浩汤汤、流淌了数万年的洪荒之河。长城坐落在这远古的河卵石崖脊上,别有韵味和趣味。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四:由河卵石组成的崖壁及长城
因其山脉突出部象高昂的龙头,又因河床抬升形成黑呼呼的崖壁,所以人称黑龙头山(见图五)。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五:海拔800多米镶嵌有河卵石的崖壁,远看象龙头
长城内侧,东西架山之间是一条二千余米宽的峡谷,叫黑龙沟。沟崖上各建一道与长城分离,独立的砖墙。东墙体在海拔685米处,长26米,宽0.8米,高3.2米,砖尺寸比长城砖小,灰口很新。墙体上下分布锥形洞口18个,洞眼内侧直径0.5米,外侧直径仅0.15米,还有两道泄水孔,墙体中间有一券门,可容1人出入(见图六)。西架山上的墙体与此对应,结构基本一致,砖尺寸同长城上的砖,灰口也很旧。应该比东面的训练墙早百年以上。群主寒老讲这是士兵实弹训练墙,符合实际。万里长城现存的训练战墙秦皇岛段所独有。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
图六:东架山上的实弹训练墙,炮的样式及炮弹应该有遗存
青山口(见图七),原名九龙口,属抚宁县麻姑营乡。边内1千米有青山口城,边内3千米有青山口营。青山口营在长城与台头营、麻官营、燕河营之间,遥相呼应。这段长城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重新修建,直至明万历四十年(1617)仍有修筑此段长城的记载碑刻,历时200余年修筑,使这段长城更加坚固、完整。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七:青山口,右为老边口,在山上哑归处;左为新边口,在山谷中
青山口关有老边口和新边口。老边口为北齐石砌长城,在山脊垭口处。新边口为明长城,在山谷之中。两关相距约1千米,在两侧山坡上新老边墙合为一处,形成一座瓮城。青山口关属明代台头路管辖,在青山口设提调署,后改称守备署,是较重要的关口之一。
秦皇岛长城本色记(二十四)图八:站在西架山石海上,能够看见两道训练墙,很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