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63天:自诚明

第63天:自诚明

作者: 我是曹楠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22:04 被阅读0次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这句话讲述了以诚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诚而明悟了天理,这叫作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内心真诚,这叫作教化。真诚就会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会真诚。孔子在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真诚”。

如果一个人的天性真诚,那么他就很容易明白世间万物的道理,做事情时就会“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由于天性是真诚的,他自然而然地会了解社会人生的常道,这就是“(本)性”。

这种人就是“自诚明”的人。可以说,他们是天生具有“诚”的慧根的人。因而,在为人处世时这种人总能够持中、稳健、理性、包容,符合中庸之道。这样的禀性使他们看待事物时不会偏颇,总能把握住事情诸多表象背后的本质。

而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才叫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所以,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诚即是道,要把一个“人不知”的社会,改造成“人不愠”的社会。别人怎么看自己,我如何对待。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沟通不够。

“朝闻道夕死,可矣”

相关文章

  • 🎏《中庸》日课133

    《中庸》日课13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在古人的分章中,这句话是《中庸》的第...

  • 2022-06-26

    【书香海洋·国学雅苑】 每日国学必读第1335天 《礼记》第263天 中庸 【原文】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

  • 《中庸 二十一章》:自诚明,明自诚

    01 自诚明,明自诚 自诚明,谓之性;明自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二十一章》)由真诚而明彻为人之道...

  • 2018-06-0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从哪儿到哪儿。诚,是真实无妄。明,是事理通达。 自诚...

  • 《中庸》译文集 二十七 自诚明

    原文: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 自诚挚而明晓, 称谓它天性。 自明晓而诚挚,...

  • 读经典|保持个性,坚守本真

    “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王阳明 《中庸》有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

  • 自诚明与自明诚

    诚体是道德心,明体是智慧心,诚体、明体是同一体(仁心)的两面。 自诚明,是由道德心走向智慧心。(诚者:生而至诚之人...

  • #华与华书房#《中庸》【33】诚是最大领导力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不是自己,是由,从哪儿到哪儿。诚,是真实无妄。明,是...

  • 《中庸》笔记(5)

    第二十一章(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自(由)诚明(明白),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就)明矣,明则诚矣。 【...

  • 【中国哲学简史】笔记25:《中庸》中的明诚

    明诚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连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63天:自诚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nh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