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晴
走楼梯到了二楼,人倒不是很多,新的门诊大楼还没完工,目前门诊大楼明显拥挤一些,我拿着手机走到右边的五官科想观察哪个房间才是我预约的专家医生坐诊呢?看了一圈不明所以,狭窄的走廊里两边都有座椅供叫号等候,叫号屏幕挂在两边墙上,屏幕真的很小,我看看左边眼科叫号屏幕上那位副主任医师(专家号)已经到了7号,我预约提示的序号是6号,难道过号号了?
摸不着头脑的我逮着刚去走廊尽头的一位护士问,我这预约的是6号,是不是过号了?护士看看我的预约信息转身带我到护士台右边挂在墙上的一块扫码机前让我扫预约单号。我当时给护士看的是截屏,赶紧去搜索小程序找出预约的条码信息扫描后提示排队成功,然后才去等候叫号。
囧的是预约挂号后忘记还要去签到才算正式排上队等待叫号,我以为预约的号就是就诊序号。其实在市医院经历过这程序,为啥一到区医院就忘了。我签完到十点多,小城医院挂专家号的人并不多,我是9号前面有两个排队,后面来了一个加上一个复诊的共四个人,一直就是我们这四个人排着,个吧小时过去没见叫号,也不知专家在哪个房间。我又去观察一圈,猜测在眼科二,悄悄看下没人,里面牌子上有“医生正在手术请稍候”,于是又安心去等。

就这样等到十一点半了才开始叫号,终于轮到我进去,发现那专家年纪不大,个头也不高,口罩还没我戴的规范。我坐下后医生刚问了句有电话进来就接电话了。接完又主动拨个电话,对方没接才继续给我看,刚问一两句可能对方电话回过来了,于是又开始电话模式。我很耐心,不想太近听电话声音,干脆起身对着那块视力屏自我检查下视力,蒙左眼又蒙右眼感觉还行。
等医生“从容”接完电话我又坐下,医生问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里不舒服,我说不知道,和孩子视频才发现,目前没啥不舒服。医生起身拿个棉签查看我眼睛,让左右上下看看,然后说是结膜出血,暂时不用管它。我问啥原因引起的,医生说原因很多。我不放心地问,不是青光眼之类的致残疾病?医生肯定地摇头说,不是。不用开点眼药点点?医生也说不用。
因为我开始没听清医生说的,医生打完电话还找出纸笔耐心给我写“结膜出血”几个字,又欠身耐心对着我耳旁说原因很多不用治疗。这也是我耐心等待医生打完电话的因素之一,医患互相包容理解才是重要的。虽然我不主张医生在接诊时过多接打电话,但医生职业特殊,万一是啥紧急情况呢,虽然我感觉给我看眼睛的时间远远少于医生接打电话的时间。

谢过医生转身走出来直接往回走,看看时间已经12点,就给娃发信息汇报下情况,娃觉得不放心,还是建议我去市里看看,我说不用,先观察几天,目前也不适合去市里。和娃说完,我又取消了市里的预约号,幸好没有缴费。这里提醒一下,如果预约挂号后拿不定去不去,可以先不缴费,选择窗口缴费,这样取消时很便捷。
虽然就医之路有点囧,但幸好没啥事。回返路上还有两个小欢喜。一是发现一个有趣的休闲广场,没想到我们小城将原来城市边缘的脏乱差地儿建了一座有纪念意义的广场,有机会我再记录。另一个是发现一家好吃的鱼粉店,店面不大,干净整洁有品位,关键是鱼粉好吃。我点的原味鱼粉,喜欢那浓郁的汤香,有机会要带石头和娃去尝尝。
就医是我们生而为人没法回避的事儿,以后的孩子多在医院出生,以后的老人也有条件在医院离开,医院就像是人类的起点和终点,一生绕不开又充满希望的一个特别地方。各地医院条件改善很多,我们区新住院大楼花费上亿建完投入使用,新门诊大楼也是上亿即将完工,还有新中医大楼也投入使用,如今多是智能化就医,不学习就会像我这样囧事儿多多,不过有囧趣有记录有日更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