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心说自己写得最好的是诗。他的诗起初我许多看不懂,后来才看懂了一些。那些看懂了的,我都觉得好。
总体感觉,木心的诗像陶渊明,也像《诗经》。他形容陶诗,好像没什么意思,又有点什么意思,淡淡的,非常朴素。他的诗也是这样,写得云淡风轻,又意味深远。
2
木心的古诗用韵,而新诗很少用韵,读来感觉颇不一样。前者是明快、飒爽,风调近于魏晋;后者则清淡、自然,品质有如《诗经》。
3
木心的现代诗有一个特点,散文化,诗句感觉很淡,缓缓的,近乎口语的用字,干净、朴素;看似没有对仗押韵,其实有内在的节奏,不明显,但极有韵味。那首流传甚广的《从前慢》,即如此: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这首诗在木心的诗歌中,算是比较浅白的,但有一种宁静的氛围,充满往日的生活气息,意象也很美。
4
将木心的诗和北岛的诗放在一起读,对比二者的不同感觉,是很有趣的。北岛的诗歌有明显的音乐性,语言明快、锋利,节奏感很强。木心的诗则淡一点,缓一点,连韵律也是若有若无的。但比较起来,却是木心更有韵味,可以久久回味。
5
木心说他的诗不是用来读的。的确,他的诗在心里默念即可,自有一种音乐性。适合朗读的诗歌通常节奏都比较轻快,而木心的诗节奏都是缓缓的,很从容,很轻。很难读出那种感觉。
6
散文化之外,木心有时亦将诗歌小说化。《恋史》即诗歌形式的小说。这首诗的情节、结构非常完整,而且充满细节,容量堪比一篇短篇小说。而不可思议的是,全诗只有七十二个字,把语言锤炼到了极致:
木屋
夜而爱
而狂
风
涛声
酣眠
早茶
午餐
晚酒
鸥鸣不已
云漂移
呵欠
某翌晨
悄悄
一个走了
傍晚
另一个
随浪而去
几年后
背包
沙滩徘徊
没木屋
这里
是的
海风冷
无益
回
纤月
夜复夜
圆月
7
木心亦善于将他人的文字提炼成诗,《佐治亚州小镇之秋》即改写自小说《咖啡馆之歌》中的一段文字。这是一首田园牧歌,不是沉思的,但韵律和意象都特别美,读起来感觉很是舒服,宁静。
8
读木心的情诗,感觉不到他的年龄,譬如《以云为名的孩子》,是他六十岁后写的,气息却非常年轻,如同出于纯情少年之手。此外,木心写诗,又喜从小处入手,而后引出一个大主题,《帆船颂》即如此。
9
木心是诗人本色,但又天然具有一种哲思品质。这在他十四岁时写的白话诗《时间》中就显示出来了。在这首诗中,少年木心已在追问上帝、命运,思索时间、人生这些具有存在指向的本质问题了,俨然一个小哲学家。
时间是铅笔
在我心版上写许多字
时间是橡皮
把字揩去了
那拿铅笔又拿橡皮的手
是谁的手
谁的手
10
中国诗人似乎在形而上的思索方面特别欠缺,总是形不上去,而流于低层次的人情世事。木心在这一点上就超越了中国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他的诗不但纯真,朴素,在气息上与《诗经》、陶诗相通,而且充满了形而上的哲思,诗与思浑然一体,因此更见深度与广度。李劼说木心在中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