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那人二十七八岁年纪,身穿淡黄青衫,腰悬长剑,飘然而来,面目俊美,潇洒闲雅。”这是金庸笔下段誉初见慕容复时的情景,与北乔峰齐名的南慕容不可谓之非俊杰。即使后来为了复国无所不用其极,作出些令人不齿的举措,也无法让读者认为他就是一个三流泛泛之辈。那么一代代为了复国前仆后继的慕容鲜卑究竟何许人也?
首先,我们从姓氏说起,“慕容”乃“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二仪者,天地也;三光者,日月星也。
要说天龙八部慕容复,虽为杜撰之人,但上溯历史,剧情也编的合情合理:慕容氏,东晋十六国北方强悍的一支鲜卑人,先后建立前燕,后燕,北燕,西燕,南燕政权。细数家族过往,东晋燕国又可追回到汉朝北方游牧民族东胡人种。
话说与刘邦建立的汉朝新政权遥远对立的北方,有不少游牧部落政权,“匈奴”这个困扰了中原千年的敌人,我想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与匈奴实力不相上下,定居在草原以东的东胡,可能并不是谁都熟悉。匈奴的冒顿单于即位,很快便一扫周边小国,成了草原霸主,东胡也被赶到更加靠近北方的位置。
流散中分出了两支,一支成了定居在乌桓山附近的乌桓人(今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另一支到了鲜卑山,成了鲜卑人种(今大兴安岭中北)。两支文化都谱写绚烂历史,今天我们只说鲜卑这支。
随着,乌桓人,匈奴人在战争中逐渐没落,迁居,北方鲜卑开始慢慢占据草原主要位置,并且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十万未北迁的匈奴人种融合,繁衍。到了晋朝,成为草原霸主,西晋皇帝为了安抚北方,赐予大单于位。有首鲜卑民歌很有名:敕勒川,阴山下,天丝穷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很快西晋朝政混乱,无数少数民族趁机南迁,进入中原腹地,演变成后来的五胡乱华局面,慕容鲜卑这一族人也在其中,并且很快建立优势,开始谋划政权。
公元337年,慕容皝建立前燕,他有七个儿子,其中四个后来都成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只是后来传了几位皇帝,新皇不能容下骁勇善战的慕容垂了,一气之下,叔叔慕容垂投靠了前秦苻坚,并在淝水之战中担任大将军。苻坚很快攻下前燕并且俘虏了皇子慕容冲等人。
慕容氏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家族,几乎每一代人都在复国的前线上奔走不息,忍辱负重是他们,前功尽弃也是他们。复容垂很快脱离苻坚,自立为王,公元384年,建立后燕。385年,慕容冲建立西燕。最强盛时,痛击已经没落的前秦,甚至与南朝对立。只可惜前一位皇帝的后世未能维持祖上霸业,经历慕容宝无为,慕容盛中兴,慕容熙篡位,王朝也风雨飘摇了,即使后来慕容云复兴建立北燕,也未能延续多久;而后一位皇帝慕容冲直接留恋于城市中的安逸富贵,被部下杀死。
最后,延续慕容氏族香火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当初慕容皝幼子慕容德身上,他建立南燕后不久死去,可惜即位的慕容超是个酷爱音乐之人,不理朝政,王朝落到他的手上,很快便已覆灭。慕容氏就此没落。
现回想金庸笔下慕容复,延续了祖上挣扎不息基因,整日复国复国就没那么可笑了。都说慕容复最后疯了,可每当他面对燕国故地,怅惘慕容鲜卑曾经称霸草原,与前秦并立,甚至可以一期南下,大概也会有一刻的清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