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兴贵闲”出自刘勰《文心雕龙 . 物色篇》中的一句:“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意思是虽然外在的物象变化纷繁,但是作者要写出有质地的文字,却贵在内心的闲静。从这个说法引申,国内写作心理治疗开创者黄鑫老师在她的写作心理治疗体系中,创立的写作治疗四大工具之一就是入兴贵闲(另外三个写作工具分别是:自由书写、检查分析和作品疗遇)。
作为写作治疗工具之一的入兴贵闲练习,黄老师认为“兴”是指向潜意识的,而“闲”是进入潜意识最重要的状态,所以入兴贵闲就是回到初心,滋养我们的内在小孩,以自我养育之道解放曾被压抑的内在小孩,宠爱内在小孩、滋养内在小孩,才能保持写作的活力,同时修复童年创伤。
于是,跟随着这样的练习指导,我首先联想到的自己未曾被满足的童年事件是与喝麦乳精奶有关的一件事。那是在我小学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一家到妈妈的侄儿家去做客(我的妈妈因为辈分大,其实只比她的侄儿大了半岁),我的表嫂是成都人,知青来云南和表哥结婚就没回去,所以他们家里会有些我没有见过的吃食。那天我看见进门的桌子上有一罐麦乳精的时候,眼睛就有些直了,表嫂看到了就问我要不要吃给我泡一杯,处于一个一直受到“乖孩子”的教育的小孩子,我咽着口水说不要。可是当大人们都去厨房忙乎的时候,我没有控制住自己,悄悄打开麦乳精罐子,给自己泡了一杯喝起来,正当我喝得陶醉的时候,表嫂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我的身旁,她笑着看着我说没有事想喝就喝,尴尬的我当时只能用舌头舔着嘴唇、不知所措的低下头。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也立马领悟到自己为什么会对外面小吃店里那道“牛奶米布”的小吃情有独钟了。于是我决定这次的入兴贵闲的练习就是给自己做牛奶米布了。从美食APP上搜到做牛奶米布的配方,而且是云南的牛奶米布,家里有现成的糯米粉和纯牛奶,按照配方称量好糯米粉、加入白糖和牛奶搅拌,过滤以后放在小火上面慢慢的搅动,开始搅的时候还有些担心会不会成功,等到过了3分钟左右,搅拌的勺子忽然有阻涩感,液态的牛奶一下子变成固态的时候,心里还是蛮雀跃的,一道有着浓浓奶香的香甜牛奶米布就大功告成了!当我用小调羹一小勺一小勺的品尝着为自己做的牛奶米布时,满足感溢满全身,好像看到当年那个舔着嘴唇担心偷吃被责骂的小女孩也在全然的、放松的享受着这道我为她做的牛奶米布。
原来入兴贵闲练习的感觉这么好!从决定为自己做牛奶米布,到找配方、秤量食材、再到守在炉边慢慢熬煮的过程里,我仿佛看到当年的那个小女孩跟随着我的一举一动期待的眼神,当品尝到我为自己、其实也是为当年的自己想要大大方方地吃到这份奶制品时,当年的那个小女孩是放松的、欢欣的,因为她知道她那个想吃的愿望是多么的正常,是值得被认真对待的。于是,那个当年因为悄悄“偷吃”麦乳精的尴尬和羞耻被我现在这个入兴贵闲的练习冰释了,不再是心中的一个梗。
看来,入兴贵闲的练习要常做,好好的滋养那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如果愿意,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属于自己的入兴贵闲练习,一定会有收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