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投荟 l 先达科技董事 原振雄:让自动化变智能化,真正实现“工

创投荟 l 先达科技董事 原振雄:让自动化变智能化,真正实现“工

作者: 创业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17-12-11 18:19 被阅读13次

在“工业4.0”的浪潮推动下,中国正面临工业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各行各业都在热火朝天地关注如何通过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务求将高科技制造推向新时代。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珠海赛区)暨2017年珠海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涌现了一大批高科技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正是凭借不断发展,研发出领先的行业创新技术,得以打开广阔市场,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

珠海先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先达科技”)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在大赛中斩获初创组一等奖,更获得国赛“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组二等奖。今期,先达科技董事原振雄接受了《科技与金融》的专访,分享他的获奖作品、创业经历、智能校准点胶专用设备的研发过程以及“工业4.0”未来的发展情况等。

原振雄

01

“心‘0导失’”让智能点胶技术打开国门

先达科技在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桂冠的项目是智能校准点胶专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顾名思义,他们生产的是一种可以使用智能校准点胶的专用设备,而这个设备目前主要用于生产心脏手术的导管导丝。

目前,心脏搭桥手术非常普遍,而导丝主要功能是引导并支持导管通过皮下组织、血管壁等软组织,经穿刺孔进入血管,然后用支架撑开它,医生再进行手术,但是导管的一头一尾有两个勾,很容易刺穿血管。因此要将其做成圆形,以便顺利通过血管。可见,导丝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而先达科技研发的智能校准点胶专用设备主要为了进一步确保导管导丝的生产质量,因此他们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心‘0导失’”,亦有“心灵导师”之意。

记者在采访中,见识到这一根直径比头发丝还小,却能挽救无数生命的导管导丝,即时对其制作工艺惊叹不已。原振雄表示,这款导管导丝的智能点胶专用设备是医疗行业的首款智能医疗点胶生产设备,所采用的技术也填补了整个行业的空白,据了解,该设备已应用于美国波士顿一家生产导管导丝的科技公司。他说:“智能校准点胶专用设备行业小而专,先达科技致力于开拓它更广泛的应用市场,从而放在百亿级市场上。”

究竟导管导丝的市场有多大?原振雄称,目前我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有2.9亿人次,而平均一条血管需用上两条导管导丝,为避免交叉感染,且只能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属于易耗品。“目前,整个市场估值约有24亿元。”

现时,国内也有很多做导管导丝的企业,但大部分企业的点胶设备及材料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成本之高,可想而知。那么先达科技研发的智能精准点胶设备有何特别之处?原振雄介绍,现在大部分的导管导丝使用手工制作,工人通过显微镜,双手边搓边点胶。

而智能精准点胶设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使用3D校准技术,找准点胶位置后一次成型,简化使用流程,增加用户日常维护的可操作性,令其效率较传统工艺约高2.2倍。

对此,原振雄显得非常自信,说道:“经过多次试验测算,原本生产一条导管导丝需时240秒,现在75秒就能完成一条,且良品率达99.8%,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突破。”

另外,据原振雄介绍,智能精准点胶技术除了可用于导管导丝的制作外,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生产。“目前电子产品的体积空间越来越小,对工业精密点胶的需求更大,原因是精准智能点胶设备能专门做一个涂附防水系列工艺,通过使用纳米级的涂料,涂在手机、耳机软性线路板的链接位置,然后给每个引脚做一个防水喷雾,以达到电子产品设备具有防水功能。”

导管导丝生产现场图

02

机器加系统 实现智能化

从2015年10月份开始,原振雄团队花了4个月时间成功研发智能精准点胶技术设备,并正式投产使用。当记者惊叹于产品研发周期如此短时,原振雄娓娓道出了前期研发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艰辛。

“我们的强项在做工艺分析上,前期做了3个月多次、重复的演练,才总结出用什么手法、用多高温度、用多少胶量制造生产出的导管导丝才是最好的。此外,物料、环境、手法、胶水均有变数,需要通过DOE(试验设计)来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多次组合重复实验,才能把机器成功做出来。”原振雄说,数据化的工艺不是凭感觉,而是要用数据说话,找出影响变量的风险性再攻克它,以完成目标工艺制作。

为了认清产业发展市场状况,培养创业者风险意识,原振雄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现状并进行SWOT分析(编者注:其中是S (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然后制定战略。“无论前方的路是一片沼泽还是一块垫脚石,需要用最准确的策略去作出判断和应对。”原振雄比喻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现在已经步入“工业4.0”时代,先达科技的点胶技术也有“工业4.0”的元素。因此,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上,先达科技的愿景是打造一个智能系统软件,帮助更多中国中小企业更快地对接到大数据上,并提高竞争性。

“实际上中国‘工业3.0’并没有相当普及,所以让人工转化为自动化,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而且我们不是单纯做一部机器,而是做一个机器加系统,让自动化变智能化,真正实现‘工业4.0’,同时结合物联技术进行生产。”原振雄对此充满信心。

自动化产业每个人都在做,但怎样才能让自动化变成智能化,实现从工业1.0升级至4.0呢?“我们使用机器加系统的做法,比如,先达科技会和胶水供应商合作,除了实现生产自动化外,我们运用一套系统软件,帮助在客户生产的过程中预测胶水的用量、机器发出警报的时间等问题。”用原振雄的话说,这是一种捆绑式销售,就如同纯净水和瓶子一起捆绑销售,只卖智能设备机器并不是他们的初衷。

03

海归创业报国 深谙企业管理之道

香港大学毕业后,原振雄顺利进入世界500强企业飞利浦公司音响事业部从事技术工作,3年后,他跳槽至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家公司担任技术顾问。工作相当悠闲,但对当时只有二十来岁的原振雄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他认为做电源技术对个人发展并没有太大突破,且枯燥无味,继续下去只会被淘汰。

而让他萌生做自动化研发的念头则源于2004年的一次职业生涯的转型。那一年,他来到美国伟创力公司(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下称“伟创力”)从事新产品导入和工业化等工作,伟创力是全球著名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供应商。在伟创力工作期间,原振雄曾参与过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品牌手机的研发,与美国、瑞典的技术团队共同研究如何实现工业量产化。

2010年,原振雄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的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且量产化需求增加,于是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并与多个同事一起合作,力求实现生产智能化、自动化。

2011年,他创立了珠海盈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盈致科技”),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提供标准及非标自动化生产制作方案和设备及生产制造上相关技术支持,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到目前为止,盈致科技已与多间全球500强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经过在国外连续6年的品牌塑造,原振雄团队想进一步成立一个事业部以全面对接海内外市场,于是,他在去年成立了先达科技。作为盈致科技的一个分支,先达科技以生产软件和智能设备为主。但先达科技所生产的“软件”,并不是单一功能的工具软件,而是集成了工业知识和技术的一系列智能软件,运用在工业智能制造设备,他们获奖的智能校准点胶专用设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业务。

原振雄介绍,相较于盈致科技专注在生产的广度,先达科技则侧重于研发的深度。目前,先达科技的团队包括机械设计、软件开发、调试应用三大方面,团队研发费用占比超六成,目前他们团队所获得的6个软件著作权,均属于先达科技;而由70多人组成的核心管理、销售团队都安放在盈致科技。在原振雄眼中,盈致和先达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

“创新”和“创业”两个词,说起来简单,但若不亲力亲为,当中的艰辛和汗水是旁人难以理解。虽然在技术上,原振雄可能已经准备充分,但真正到了事必躬亲之时,仍面临重重困难。

原振雄坦言,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沿用的是大公司的流程和模式,但渐渐发现大公司程序繁复,实际上不适用于小公司的灵活操作,因此有些员工产生了不适应感。“从这次经验中我懂得,如今经营环境瞬息万变,如果坚持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原振雄开始重塑企业文化,完善激励机制。“成立团队容易,但筛选合适的人才,形成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很难。”原振雄称,企业文化体现的就是公司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同时反过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态度,企业文化也是每一个员工的背景体现,这一点,他尤其看重。

据原振雄介绍,盈致科技和先达科技的企业文化的内核是包容性,企业内允许容纳不同性格、不同做事方式的人,但关键是要有系统性的沟通,团队之间能不吝于经验分享,让团队避免重蹈覆辙。

如今,原振雄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在包容并蓄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他表示,公司今后发展以国内外市场并重,以国外市场为标杆、国内市场为发展大方向。

被问到会有如此市场布局的原因,原振雄指,一方面,盈致科技过去几年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投入已形成标杆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先达科技在智能点胶领域有着专业研发经验和丰富项目资源,国内市场体积大、日趋完善,因此国内市场必将占据主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投荟 l 先达科技董事 原振雄:让自动化变智能化,真正实现“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cw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