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奶奶,婆家奶奶;姓名:刘贺氏,小名不详;生于1916年3月2日,于2018年1月10日凌晨5点06分,驾鹤西去,享年102岁。
初次见奶奶,是小七第一次去老公家,因为两家家长还没照面,趁着老公爸爸妈妈不在家,偷偷去的,奶奶一个人在家。那时候的奶奶已有八十岁,可是奶奶面色红润,眼不花耳不聋;瘦瘦小小,穿衣合身得体;一头花白头发在后脑勺挽个小揪揪,干净利索;小脚,走起路来一扭一扭,奶奶爱笑,总是笑眯眯的。
奶奶给小七炸糖糕、炸红薯丸子,大大满足了小七肚子里的馋虫,也大大满足了小七对奶奶的渴望。从此,小七就认定了奶奶,亲的,亲不溜溜的亲。
后来听到很多关于奶奶的传说,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奶奶就是一部传奇,撑起了刘家三代人。
一
奶奶命苦,三岁时娘去世了,父亲是医生,在那个划阶级的年代,奶奶家是富农。很快奶奶的父亲娶了填房,生了弟弟妹妹,但是奶奶更孤独了。奶奶从没说过后妈对她不好,只是说:“娘死了,爹也就没了,凡事都要靠自己。”
是的,凡事都要靠自己,七八岁的奶奶去井边打水,身小力薄的奶奶站在井沿边上,用劲向上提水的时候脚下一滑,掉进了井里。井台离水面两三米高,井壁被水打磨的光不溜溜的,靠自己上去是不可能了。心灰意冷的奶奶心想:好吧,终于解脱了,这下可以见到自己的亲娘了。死的心有了,连救命声都懒得喊。
正好有人路过,听到井里有动静,看到在井里飘着的奶奶,赶忙喊人打捞起了奶奶,奶奶捡回一条命。
奶奶五岁开始摸针拿线,跟着婶婶学做鞋子、衣服,学着自己收拾自己。所以,奶奶从小练就一手好针线。奶奶的绝招是做衣服不拿尺子量,直接看身高,胖瘦,用粉笔画了,直接下剪裁,奶奶不会用缝纫机,一针一线纯手工,做出来的衣服合身得体,而且特别流行。
二
奶奶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嫁给了爷爷,因为奶奶会在跟小七吃饭的时候提起爷爷;会在跟小七晒太阳的时候提起爷爷;会在忘记所有人的时候提起爷爷……。
奶奶说爷爷的时候,满脸自豪,满脸骄傲,脸上荡漾满满的幸福:“小七啊,你爷爷有学问,有本事,原来是教书先生,后来从了政,想当年是咱们县北的风云人物,骑高头大马,后面跟着小喽啰,可威风了……。”
爷爷有文化,有头脑,会办事,当了几个乡的保长,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爷爷,爷爷就是超级励志男。而在听奶奶述说之前,小七对富农、地主、保长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周扒皮、巴依老爷上,因为教科书告诉小七那些人有多坏,都是吸血鬼,吸尽穷人的血。
奶奶告诉小七,老爷(爷爷的父亲)特别能干,农活还做的好。别人回家吃饭他开荒,别人休息他插秧,头年有二亩地,第二年就有了五亩,第三年十亩,越积越多,用现在的观点看老爷那就是典型劳动模范,致富能手了。可当土改来的时候,直接划为地主。
树倒猴孙散,政局形势让爷爷待不下去了,大家伙能逃的都逃出去了。爷爷不舍得奶奶,不舍得一双儿女不舍得老父老母。可是有什么比活下来更重要的呢?在最后关头,爷爷禁不住奶奶的哀求,准备出去躲躲。可是当晚被自己身边的人陷害。那年奶奶三十三岁,女儿八岁,儿子三岁。
爷爷走后,噩梦般的日子席卷而来。往昔的亲朋好友,一个个站出来揭发爷爷得“罪行”,一次次将家抄个底儿朝天,一次次将奶奶赶出家门。
奶奶的生活从天堂到了地狱,奶奶无数次的跟小七说:“小七啊,那段时间不好过啊,所有的钱被没收,地被没收,房子被没收,偌大的地方竟没有我们得藏身之处,我想死啊,小七。想了无数次,可是看到你老爷老奶还有一双可怜的孩子,我不能让老的没依靠,我不能让孩子像我一样没了娘。”奶奶的眼泪随着奶奶的话一遍遍的淌下,小七用手擦了擦奶奶脸颊的泪花。
奶奶挺过来了,奶奶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村外,找了一座废弃的破屋,虽然四面跑风,可一家人总归有了落脚的地方。奶奶从讨饭开始,养活一家五口人,等稍微好转,奶奶做鞋卖,做衣服卖,只要能让全家吃上饭,奶奶什么活都干。
奶奶凭一己之力,送走了两位老人,将姑姑养大嫁人,将公公培养上了高中。公公成绩极好,因为成分不好,剥夺考试资格。一直到76年恢复高考,已经是三个孩子父亲的公公考上了大学,并且公公是第一批恢复高考考上大学的人,奶奶迎来了她的春天。
三
结婚后的小七跟奶奶住在一起,年轻气盛的小夫妻偶有拌嘴,小心眼的小七赌气不吃饭,奶奶扶着楼梯,一步一歇上到三楼。小七听到奶奶的喘息声,赶紧从床上爬起来给奶奶开门,但饭还是不愿意吃的,奶奶笑眯眯的说:“妞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该生气生气,该吃饭吃饭,不吃饭饿的是自己,争那囊气干啥!”最后拉着小七的手,小七扶着奶奶,慢慢地下楼,奶奶看着小七大口大口吃饭,坐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小七,小七感觉有奶奶好幸福啊!
四
奶奶升级为老奶了。小七在结婚第二年生个大胖小子,可把奶奶乐坏了。哄重孙玩,带着重孙逛街逛花园逛销市(奶奶对超市的新叫法)。奶奶会给宝宝买上好佳,然后放在开水里泡,这样的吃法让小七纠结了很长时间。首先不想让孩子吃零食,即使吃了可以先吃再喝水吧,可是不管怎样跟奶奶说,奶奶照样我行我素。好吧,小七最后不得不妥协!
周末奶奶换上干净的衣服,头发梳的一根不拉,拿着小包,小包里面装着手绢、钱包等小物件。一扭一扭去教堂做礼拜,那是她最开心的事,跟着大家一起唱歌,一起祷告。当重孙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奶奶带着任务去了教堂,拜托教会兄弟姐妹为孙儿祈福,等孙儿病魔褪去,奶奶更会乐颠颠的去教堂,颤巍巍的从口袋掏出五元十元的钞票,放进集资箱里,感恩耶和华的恩典。奶奶从不吝啬给主发光,因为她相信,主的荣光能照耀整个家族,保佑家人幸福安康。
礼拜后,是奶奶的自由时间,她会到闹市买上一截布头,回家就是重孙的一件小褂子;她会淘来人家卖掉的毛线,让小七教她织毛衣;她会给重孙买毛绒绒的小狗,拧上螺丝就跳动的青蛙;还有瓜果零嘴。
老远看到在门口玩的儿子就叫:“宝宝,看看我的包里有啥?”儿子马上扑上前,拉扯奶奶的包,奶奶假装不给,扭着小脚就跑,刚学会走路的儿子也一扭一扭跟在后面追,一边跑一边喊:“啊奶(老奶),啊奶(老奶),给宝宝,宝宝要。”小七跟在一旁,生怕摔了这个绊倒那个。
儿子的玩具她会专门弄几个箱子放进去,慢慢孩子们长大了,不屑玩哪些小玩意,可奶奶还是规规矩矩的放好。有次亲戚家的孩子来玩,婆婆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小朋友最后带走了,惹的奶奶很不高兴,嘟囔婆婆说:“那是俺宝宝的玩具,你咋能随便就给别人了呢,俺宝宝玩的时候没有了咋弄?”
婆婆指着旁边几箱子的玩具说:“这不是还多着吗?”
“再多也是俺的,不许给外人。”奶奶生气的说。
五
奶奶脚小,三寸金莲,用现在的鞋码来说,奶奶可能穿20?或者22的吧?
奶奶的鞋极不好买,每次小七跟老公到一个地方,都要逛逛鞋店,有合适的直接拿两双,随着时间的推移,鞋子越来越难买了。到2015年,基本买不到了。奶奶说:“买啥?别买,我放的有,别操心我没鞋穿,我柜子里好几双没上过脚嘞。”
奶奶勤俭,一双鞋能穿好多年,鞋底磨破了,自己垫垫,袜子破了,人家把袜子套到酒瓶上,缝缝补补又穿两年。
在奶奶眼里,没有废品,没有该扔的东西,奶奶会魔法,她会化腐朽为神奇,所有的东西经过她的手,就会变得不一样。
六
奶奶更老了,九十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精神依然很好,还是那么干净利索。仅有的几颗牙齿已经掉光,头发也变的稀疏。
公公生病了,病的很严重,每次公公从医院回来,奶奶跑着赶上前去,看着虚弱的公公,想拉公公的手,可被公公推开了;想问公公病怎样了,却被公公的眼神阻止了。公公上了楼,奶奶站在楼梯口,仰着头,看着公公的背影,直听到二楼的房门“啪”的关上,奶奶无力的垂着头,慢慢地,慢慢地走到卧室,坐在床边,一动不动。
七
奶奶97岁那年,公公走了,永远离开了她,家里人没有一个人告诉她公公不在了。因为她年龄大了,因为怕她伤心,因为怕她难过,因为怕她无法承受老来丧子之痛。
小七问三岁的小二:“宝宝啊,啊奶问你爷爷去哪儿了你会怎么说?”
“爷爷去旅游了。”稚嫩的童声无法理解大人的想法,但可以学着大人的说话。
见不到儿子的奶奶过段时间问婆婆:“小丽她妈,旺妞嘞,旺妞去哪儿了?”
婆婆压抑着自己得悲伤说:“他出去旅游了,过段时间就回来。”
奶奶会问小七会问孙子问身边所有人:“旺妞嘞,我咋见不到他,我想他,让他回来看看我吧!”
所有的人都说:“好的,好的。”
好吗,好吗?不好。
八
小七搬家了,离开了有奶奶的家,小七希望奶奶能跟她一起住。
在新房装好得第一天,小七拉着奶奶来到新家。小七指着一楼的卧室告诉奶奶:“奶奶,以后您就住这儿。”奶奶笑笑不说话。
从卧室到厨房到厕所,从一楼到二楼,奶奶看看这儿,摸摸哪儿,不住的说:“好啊,好,真好!”
看完之后,说:“我看完了,也放心了,我要回家了,我还要在家等你爸嘞,我换地方了,你爸就找不到我了!”
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只能送奶奶回到老屋。
九
奶奶在九十八岁高龄的时候,下门口斜坡摔倒了,股骨头骨折。奶奶坚持不去医院,老公叫来骨科医生在家拍了片子,医生开了膏药,并说情况不容乐观,年龄大,骨质疏松骨头不容易长,能恢复到下地走路的可能性不大。
奶奶对膏药过敏,刚贴上的膏药就被她撕下来,医生嘱咐不让动大小便在床上,她一把撕掉好不容易穿上的尿不湿说:“你们当我真不能动了是吧,我不用这鬼东西,拿走,拿走!”
动一下疼的直冒汗的奶奶,坚持自己下床大小便,一辈子要强的她,不想给别人找麻烦,不想让别人看到她邋遢的样子。
小七周末带两个孩子回去看奶奶,那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光。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宝宝,我的宝宝们长大了,好好读书啊,像你爷爷一样好好读书,才有出息。”
然后摸向口袋,口袋里的小钱包里装着一块五块的零钱,每张压的平平整整,规规矩矩的叠在一起,顺手抽出几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摆手:“啊奶,不要,我们不要,你留着吧。”奶奶皱着眉头嘟着嘴,装着生气的样子说:“拿着,赶紧拿着。”儿子们赶紧接过奶奶递过来的钱,奶奶立刻眉开眼笑。
奶奶的抽屉是百宝箱,如同哆啦A梦口袋,里面放满好吃的,好玩的。大家给她带来的东西,她舍不得吃,都放在抽屉里,等孩子们去的时候一样样的拿出来,这是饼干,这是螺丝糖,这是小面包,有时候还会是一个小纸包里包着的瓜子仁,黑色的西瓜子儿,被奶奶用钳一个个敲开,再用手去掉壳。小七曾笑着对奶奶说:“奶奶,别费事儿了,孩子自己有牙可以磕。”奶奶白了小七一眼说:“你不懂。”
懂吗?真的不懂。
十
2016年3月初2,奶奶整整一百岁了,对于整个家族都是大事,老公跟叔叔伯伯们商量给奶奶大大的操办一下,在饭店弄订了三十大桌,唱了三天大戏。
那天奶奶精神特别好,穿着对襟红棉袄,黑裤子,小脚上白色袜子黑布鞋,头上顶着天蓝色方巾,脸上洋溢着笑容。
司仪抑扬顿挫的演讲将生日宴会推向高潮,所有的人向正坐在大厅中央奶奶一个个问好,一个个磕头。奶奶一边摆着手,一边说:“好,好好,好啊!”而奶奶的眼神在大厅来来回回地张望,奶奶在寻找什么,或者盼望什么?
过完大寿的奶奶精神大不如以前,饭也吃的少了,只是嗜睡,醒了就说起以往的种种:“我三岁没了娘,掉井里没被淹死;我三十三岁,领着老的小的要饭做卖鞋;看看,这房子都是我置买的。”一会儿又会说:“旺妞啊,你咋就不回来看看我嘞,回来啊,回来看看娘,娘想你啊!”
小七周末带两个儿子去看奶奶,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候,手依然在口袋摸来摸去,有时候是团纸,有时候是一块饼干或者一块糖。吃的会随手递给孩子们,如果是一团纸,就说:“我咋没钱嘞,我得给我重孙点钱。”小七赶忙从口袋里掏出钱塞到奶奶手里,奶奶拿着手里的钱,顺手塞进儿子的口袋,儿子们会开心的说:“谢谢啊奶!”这个时候的奶奶是最开心的。
小七走的时候会在奶奶的口袋里放上零钱,婆婆说:“小七,不用给奶奶钱,给她的钱她这儿塞塞,哪儿放放,最后自己都找不到了。”
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那。
十一
奶奶的记忆在一点点褪去,很多人很多事变得模糊起来,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
奶奶认得婆婆,清醒的时候就会说:“小丽她妈,我不能动,都是你在跟前忙前忙后照顾我,旺妞……。”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婆婆明白,奶奶也明白。
奶奶记忆的尽头有婆婆,有孙子,重孙子,还有小七。
十二
奶奶每天除了睡就是吃一点东西,原来红润的脸庞变得苍白,已经不能下床了,不再撕扯身上的纸尿裤。
小七带孩子们回去看奶奶,偶尔眼睛飘过一丝喜悦,剩下的就是迷茫,眼睛空洞的望着窗外。小七贴到耳边喊:“奶奶,奶奶,我带孩子们来看您了。”奶奶看了小七一眼,摆摆手轻生说:“看不着,看不着,也听不着!”
没有一颗牙齿的嘴巴不停的蠕动,口水形成泡泡顺着嘴角淌下来,滴到围在脖子上的口水巾上。小七看的心酸,看的心疼,拿起梳子,帮奶奶梳理打结的头发,帮奶奶剪张长的指甲。
十三
早起,老公给小七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奶奶面色红润,头发梳的得光溜溜,头上顶着天蓝色的方巾,手里摆弄着重孙的小玩意,看着坐在对面的老公说:“我要走了,你爸在那儿等着我嘞,我想你爸了!”
第二天凌晨五点,婆婆打电话过来说奶奶不行了。
十四
小七跟小二说:“宝贝,啊奶去世了。”
小二伤心的说:“妈妈,啊奶活到102岁你也要活到102啊!”
小七说:“恐怕妈妈活不到那个岁数。”
小二问:“为啥嘞?”
小七说:“因为妈妈没有啊奶厉害,没有啊奶勇敢。”
小二说:“妈妈,你可以的,你可以很勇敢的。”
可以吗?可以的吧,或者真的可以!
十五
老大后天会考,告诉不告诉孩子纠结着小七。中午老大打电话回来告诉小七说下午放学不上课,第二天看考场。小七弱弱的问:“要不你别回来了,等考完再回来吧!”
“我想回去,妈。”儿子说。
奶奶,您肯定想再看看您最疼爱的重孙一眼吧,好吧,回来吧!
儿子坐上地铁,小七给儿子发了条微信:儿子,你啊奶去世了!
发出去之后,小七一阵慌乱,赶紧撤回,十多分钟过后,儿子没反应,小七摸摸咚咚跳的小心脏,自己安慰自己说:“他肯定没看到。”
小七打电话想证实一下,电话拨通,儿子带着哭腔:“喂,妈。”
“喂,儿子,……?”小七忐忑的问。
“妈,怎么会这么突然,怎么会……。”儿子哭着说。
“儿子,回来吧,先回老院,看看啊奶。”安慰的话小七一句也说不出口,又或者这个时候又有什么话是能安慰了得。
儿子从老院回来满脸疲惫的说:“妈,怎么会这样,总感觉分别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怎么突然就来了呢?”
“是啊,不知不觉就到尽头,没有谁能永远陪谁走下去。”小七说。
“感觉小时候还像昨天的事,怎么一下子就过去了这么多年,以前您给我说会老院看看啊奶吧,我还不大情愿去,老是感觉,啊奶永远都会在,我什么时候见都可以,怎么就永远也见不到了呢?”儿子难过地说。
小七无语,小七不知道怎么回答。
“您总说见一次就少一次,可我当时就是不能理解,这下算明白了,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见不到了。我以后想啊奶了我就去买上好佳,用水泡着吃。”儿子哭着说。
儿子,有相聚就会有离别,谢谢你能懂!
十六
您在黎明时分向我们告别,您在第一缕阳光照在地平线之时,踏着七彩祥云到达天堂。一缕缕阳光撒向大地,金色的光芒透过树梢,撒向万物,那是主耶和华敞开怀抱,迎接您吧,奶奶!
奶奶,一路走好!!!
人间烟火(6)
网友评论
荏苒岁月悠长
洗礼梦港
驻足一望天堂
数字应统一
置买?
轻声
却在儿孙心中永驻
PS:有两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