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好简单,好直爽,好自由,在网上偶尔也喜欢留一些墨迹与大家分享。这些墨迹无一不是没有底稿,都是一气呵成,呵成之后,也鲜有再更改的。翻译推背图区别,回答问题,写其他文字都是如此。大概率性就是这样的吧。
我所有的文字都犹如母鸡生蛋,有蛋了就窝里一蹲,蛋就下出来了。从来阿需要刻意的润笔思考什么。
南泉斩猫
我大约是2013-2014年开始学佛的。之前没有接触佛教,对佛教一点都不了解。但,对佛教具有与生俱来的尊重恭敬心。
到2017年底,应该是学佛大约5个年头,我对佛教的教义与开悟就有些懵懵懂懂的意味了。经历3个多年头,再到现在,我自己觉得已经大致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了。
从学佛一开始,我就是带着真心学习佛教的。真心就是一颗虔诚恳切,一心一意老老实实学佛,不求回报的心。
我好幸运,佛教给了我智慧,包括世出世间的智慧。让我自信、从容、乐观、勇敢、善良、还有智慧。我觉得自身就很满足,得清安。我很满意自己的现状,也不再试图极力要求别人怎么样,更不再看不随眼任何事物。知道顺其自然的道理,知道因果报应真实不虚,知道那些造业深重的人最终必将尝到自己的造业的报应。对他们,我只有可怜与慈悲,念佛回向他们,希望他们早日醒悟,少造业,少受罪。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大家和我一起来理解《南泉斩猫》的心里思想及背景。南泉大师当时佛门泰斗,怎么也会杀生?
其实,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佛教是不著相,修的就是这颗心的心里思想的看法。
佛教的教义是空,但不是玩空。而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心里思想是空的清净没有欲望利益的争夺,这就是空。但,并不等于我没有欲望了,我就什么事都不做了。不是,相反,而是要普度众生,让众生明白佛教的大智慧而断烦恼离苦得乐。
我们来看《南泉斩猫》的原文。
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
师遇之白众曰: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
众无对,师便斩之。
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门。
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我翻译一下。东西两堂的弟子在逗着猫儿玩的闹哄哄的。师傅发现了,要人拿刀来杀猫。
师傅说,我现在准备要把这只猫子杀了,你们都说说不杀猫的理由看。说的有道理,我就不杀猫,说的不是道理,我就杀猫。
也有另一种版本的可能更大。
师傅说,你们如此嬉戏,都悟道了吗?那,大家都把你们悟的道说说看,说的对,真悟道了,就不斩猫,如果说不出来,没有悟道,那么,这猫儿就该被斩了。
结果是,在场的弟子个个唯唯诺诺,没有一个敢啃声出来说话要师傅不杀猫。师傅当场就斩了猫。
后来,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师傅把当时的情景讲给赵州和尚听。问赵州和尚当时会怎么做。
结果,赵州和尚当时也没有回答师傅,而是脱下了自己的靴子,放到自己的头上,一声不吭的出去了。
师傅就说,如果当时赵州和尚在场,就能够救猫,师傅是不会杀猫。
一句话,师傅杀猫的本意是在度脱众生修道,而不是杀猫本身。师傅的一份苦心众弟子除了赵州和尚,没人能明白。
无奈师傅杀猫,那是看提醒启发众弟子呀。更可惜的是此南泉斩猫成为佛教禅界的一个“古来难解”著称的公案,不得不惊呼南泉斩猫的不得已和大必要的大慈悲!是要众弟子离相证真(猫也是假相)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佛教讲的是不著相不住心。众弟子逗猫取乐,这早就与出家离欲,不著相清净悟明本心的佛教教义相去甚远了。
要把这么一大群身在佛门出家,心却都在世俗娱乐之家的弟子劝醒,不是一两句话能够办到的。
南泉大师不愧为大师,以佛教的清净心,不著相的慈悲心,以杀猫的凌厉手段,希望来唤醒糊涂不悟的弟子。杀不杀猫,不在南泉大师,而在弟子们。只可惜,糊涂的弟子们,先前那么吵吵嚷嚷的激烈,此时,却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救猫。这连佛教徒的起码慈悲心都没有,更不要说悟明本心了。面对这样的情景,斩猫只能是最后救弟子的苦招了。但愿以此,能够起到棒头怒喝,让弟子们觉醒的作用。
南泉大师心里清净,众生吃鸡吃肉是杀身,这里杀猫也是同等自然,没有分别相。杀猫也犹如种田,除去杂草一样是随其自然。杀猫和和尚背没发过河的村里小媳妇过河与色情男女授受不亲无关一样,其实本质就是慈悲。
赵州和尚回来后,南泉大师把当时的情景拿来说给赵州和尚听。目的也是度赵州和尚。
赵州和尚不语,拖鞋顶在头上离开了。师傅就知道赵州和尚悟道了。而悟道了人怎么做事都是圆润适当的。以佛弟子的慈悲,赵州和尚当时在场一定会站出来说话,救下猫子的。
所以,南泉大师说,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南泉大师并不是要斩猫的。斩猫只是当时的众弟子的情景造成的。
那赵州和尚拖鞋顶头上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出家之人和在家之人有别。否则怎么叫出家人。这是赵州和尚在向南泉大师表明自己是真出家了。而那些众弟子虽然身在寺庙里,心却并没有出家,还是俗人。
既然赵州和尚表明自己是真出家了,面对一个猫子要被杀,一定会大发慈悲的去救猫子。所以,南泉大师说赵州和尚在,即救得猫儿也!
另外,俗人都是鞋穿在脚下,帽子戴在头上。这都是假相而已。赵州和尚把鞋顶在头上,就表明明了不著相不住心的佛教教义。这就是初步悟道,是悟空。
还有,赵州和尚为什么不说话,既然话都不说,他不是和众弟子一样吗?不说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道不可说,一说即破!
这就是中国的禅宗的机锋转语,很有智慧的。
真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佛教教义的体现,为什么被定位“古来以难解”著称。这恐怕就应了那句话:唐以降中国的佛教无修无证了。
以此,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