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口语课时,口语老师给我们分享过一篇文章,说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从小无论是学习还是坐车都坐在第一排,这使得她事事敢为人先,也为她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永远坐在她看不到的角落,有时候也要坐在前面展示一下自己。说实话,当时我就被这篇文章给击中了。那时的我坐在了靠窗的第二排,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靠窗那里有四个座位,我每次都选择坐在最里面,是一个可以看清黑板,听见老师讲话但不显眼的位置。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在我小的时候十分的赞同,叫做“天下第二也挺好”。因为天下第二不像天下第一一样被所有人瞩目,却又有极高的荣誉。
这很符合我的心思,想要皇冠,又不想要非议和质疑。以及岌岌可危的坠落感。
所以,我从不敢很理直气壮的说我要当天下第一,因为江湖中的武林高手不都是被妒忌的人陷害吗?
我说,慢一点,平庸一点,当天下第二吧,其实怯懦的心已经让我在武林中都排不上号儿了。能当天下第二的人人家的目标本就是天下第一罢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之于岸,流必湍之。这是我初中就信奉的一句话,我当时看到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思想觉悟超前,还自以为是的写在语文书的第二页装逼。
我信奉我理解的“中庸之道”,然后这些思想让我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
一个想要的机会,我告诉自己不能当第一个,于是勇往直前的人直取硕果,而我等在原地连参加的号码牌都没有了。
就是这么的不敢冲在前面,让我白白的丧失掉了很多的机会,也因为这种恶性循环丧失了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到目前,我还是那个不敢坐在第一排的小孩子,无论是心理上对于一些事情的把握,还是在现实中在教室里面坐在第一排。
看着那些敢于争取,并且不犹豫的选择的人,我真的感到很佩服。他们也许看到了来自这种选择时他人的嫉妒和敌意,但更多的是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欣赏。
我在颤巍巍的尝试,我还是无法克服这种不敢坐在第一排的情感,但还是带着这种情绪去尝试,也获得了成功。
然而在今天,面对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我还是不敢去对别人说,我想去尝试,我总要等到有人参加我才敢顺应着去尝试,好像开了先河的人会被献祭,会被首当其冲。
写下这篇文章后,我还是准备去尝试参加,不要过多的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敢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是对过去愚蠢的掩饰,这是得不偿失的。还是要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只有自己发光了,你所期待的事物才能看见你和走向你。
我只是很沮丧,哪怕已经尝试过甚至于获得过成功,下次再去尝试时并没有消散恐惧,还是和以前一样怯懦。
或许,这种落后的思维不是一次两次的成功尝试就可以消除的,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总要经历无数次摔倒才能换去我们现在觉得走路是一件值得忽视的容易事儿。
但是我还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像我一样怯懦,犹豫和等待只会败北,不会让你觉得不尝试就能幸免于难,在这件事上,尝试过失败了带来的难过绝对小于没有尝试过永远彻底失败带来的难过。
下次,我们一起坐第一排吧!不一定要永远坐在那个位置,但至少在自己喜欢的课上坐一两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