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后,林奈同学会想起小学六年级的那个下午,当时老师大发雷霆,差点就要动手了。
“大于号、小于号都分不清楚,你这是在读六年级吗?”
然而老师判断错了,三年之后,林奈考上了县一中。 尽管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但三年前的“笨蛋”和三年后的“模范”,确是同一个人。
那时项老师已经被调入初中,偶然看见林奈,也会觉得诧异,或者,更准确地讲,是内疚。
“项老师好!”
“嗯,好……”
每当这时候,内疚会更清晰。
“你还记得我吗?”
“当然记得,虽然您只教过我们一年,但我仍然记得您的话——您说我上课不听讲,呆坐在那里,像尊佛。”
两人都笑了。
……
我是在高效课堂研讨会上认识项老师的,那时他夹着包,匆匆而过。
“别忘了,回去以后发给我。”
“放心,您的邮箱我记在本子上了。”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联系,从小组分组到课堂展示,项老师给了我不少建议。
“放手让学生学,真的能提高成绩吗?”
“那当然,不然我们搞课改干什么。”
“课改的目的是提高成绩还是素质教育?”
“这个……不矛盾吧,学习成绩也是素质的一部分。”
项老师确是厘清了我的许多困惑,但混熟之后,他也有向我讨教的时候。
“三年前,我打过一个学生。”
“谁?”
“林奈。”
“那个全校第三,上了一中的林奈?”
“是的。”
项老师说,那天他发了脾气,也打了人。直到晚上,胳膊生疼起来,才发现,确实有点过了。第二天想找学生道歉,却又拉不下脸面,只好这样抻着,留在心底,成了疙瘩。
“这个还是看您自己,这么多年了,他也不一定记得。”
“我觉得还是道歉比较好。”
“如果能让您心安的话……”
不知道那一天项老师到底鼓足了多少勇气,但道歉时候,确实被我撞到了。
“三年前我打过你,还记得吗?”
“啊,不会吧,有这事。哦……我想起来了。”
“对不起,当时我不应该发那么大脾气,对你过份了。”
“不是的,老师,您记错了,挨打的那个叫林代,不是我。”
“啊?林代!他人呢?”
“去年就休学了。”
“休学干嘛?”
“去深圳打工了,他说,像他这种连大于号、小于号都分不清的人,还是早点去打工的安逸……”
李灵雨
2015年5月25日于田二河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