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许罡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到西汉元帝时期,朝政日益衰败。到了汉成帝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致使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了朝政大权,以至于引发了王莽废孺子婴(刘婴)为定安公,正式代汉登基称帝的事件,继而出现了海内分崩,天下大乱的局面。
后来才有了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郡起兵的事。在扫平动乱后,于公元25年6月登基称帝。此后又扫平赤眉军,开启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在得陇望蜀,一统天下之后,还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微服私访,遇人喊冤
善良的刘秀,戎马半生,“以马背为家”,统一天下后,勤于朝政,每日必亲阅奏章,夜里还要秉烛读书。
他是一位好皇帝,一心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自称帝后,他一直没有回过生养他的故乡去,也不知那里的人过得如何了。想起当年在南阳时,经常被王莽大军追赶的日子,心里颇不是滋味。
故地南阳,他经常生出想去看看的想法。一日,他把自己想微服到南阳春陵一带走走的想法说给皇后阴丽华,阴后十分赞同。于是,刘秀挑选一班卫士,乔装改扮一番后,悄无声息地起程了。
南阳在都城洛阳的南边。他们一行人一路向南,行了多日,进入了新野地界。陪同刘秀南行的大臣侍中傅俊对刘秀说,皇上这次南巡,势必有事遇上,为了在必要的时候出面处理事儿,请皇上找个可以公开的身份作掩护吧。傅俊确实想得很周到。
刘秀觉得很有必要,但以什么身份呢?他琢磨了一阵,忽然想起自己当年随从“更始帝”刘玄征战时,曾被任命为太常的官位,就说:“好吧,朕再当一回太常大人,你们从现在开始,每到一地,就称我为太常大人,就说我们是奉命到各地巡查均垦田减赋税情况的,随便了解民情疾苦。”皇帝的话,就是命令,众人按吩咐行事,继续前行。
这一天,刘秀一行来到蔡阳县(今枣阳)七方镇的迎春桥头。正准备过桥的时候,忽听有人拦路高呼:“青天大老爷,你要为小民作主啊!”
这喊冤声惊动了刘秀。他急忙命令停下马车,吩咐侍卫王春去了解情况。王春不敢擅自做主,就把喊冤人带过来。
刘秀一看,原来是一个胡子稀疏、衣衫破旧的干瘦老头。
当瘦老头听说轿车上是太常大人,扑通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太常大人,您是青天大老爷,体恤民苦,料事如神,今天您一定要为小民作主啊!”

文昌庙里,审理疑案
刘秀看到这个老头有点可怜,便轻言细语地说:“老人家,您有何冤屈,状告何事?快速告知给我。我会为您做主的。”
瘦老头连忙磕头,然后可怜巴巴地说:“草民姓顾名春晖,祖上一直住在这里,代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一家人靠种田务菜为生,前天同村恶人赵小二的驴吃了我家的二分地的葱,我失手打死了他的驴,赵小二不赔偿葱钱,反而把我痛打了一顿。昨晚,他还趁着夜色把我的春香……把我的女儿春香侮辱了,求老爷高悬明镜,为小民作主啊。”
刘秀听了老头的话,皱了一下眉,说:“老人家,你说的可是实情?”
“小人说的句句是实。不信,有我的女儿春香和侄子顾晴为证……”老头胸有成竹地说。
老汉说到这里,转过头高叫道:“春香、晴儿,你们快来!”
话音一落,从旁边的大树后,走出一个年轻姑娘和一个农夫打扮的小伙,他们过来跪下,各自报上名来,自称“春香”和“顾晴”。春香神情郁忧,她低着头说:“我爹说的都是实话。”她接着说下去:“昨天傍晚,我从亲戚家回来,一个人刚走到村口,被赵小二从背后扑上来按倒在地,打了我几个耳光,这个没人性的东西,糟蹋了我……后来,我的堂兄路过,踢了赵小二一脚,他才逃走……大人你看,我这儿有伤……我还扯下了赵小二衣服上的一块布。”
春香说完,取出一小块衣片布料上举在头顶,旁边的小伙则撩起姑娘耳边长发,果然,姑娘的耳前脸颊上有铜钱大的一块伤。
这时,那个被老头称作顾晴的小伙子说道:“大人,昨晚如果不是我从那儿路过,踢伤赵小二的腿,可能他还会把春香杀人灭口呢。请大人治赵小二的罪,还我妹子一个公道。”
刘秀问道:“小伙子,当时你踢了赵小二左腿还是右腿?”
“回大人,我踢了他的左腿。”顾晴说。
刘秀说:“这赵小二实在是太不该了。太常大人我遇上了这事,今天我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断个清白。”刘秀带上顾春晖父女一帮人,来到了不远处的“文昌庙”。他决定在这里审理这个案子。
侍卫王春跟另外两人到村子里把赵小二叫来了。

初始证据,不能定案
刘秀看了看赵小二,见他身高不到5尺,却身板比较结实,种田种地谋生应该没有问题。
接下来开始审理。刘秀问道:“赵小二,你你可知罪?”
赵小二说:“小民是本分人,不知道所犯何罪,请大人明示!”
“你还想抵赖?”刘秀不耐烦地说:“昨晚你竟敢把顾春晖的女儿春香拦在村头给糟蹋了。”
赵小二大户冤枉:“大人,我没有啊!我跟他顾春晖虽然有了矛盾,可我没有糟蹋他的女儿呀!”
刘秀说:“没有?有春香姑娘和堂兄顾晴为证,你还能抵赖到哪里?快说,你是怎样侮辱她的?快从实招来!”
赵小二惊慌道:“太常大人,我冤枉呀!小民我真的没有干过这等伤风败俗的事啊!”
顾春晖听赵小二在太常大人面前再三辩解,急了,就瞪他一眼说:“赵小二!你纵然是巧舌如簧,也赖不了的,从你身上撕下的一块衣服布条儿,还在春香手里呢!”
赵小二一听,又向刘秀磕头:“太常大人,我的腿前天中午跟顾春晖吵架时,被他打伤了,昨晚我在家让老婆给我用草药水医腿伤呢。昨天晚上,我是一直在家呀!我冤枉啊。”
顾春晖忙说:“太常大人,他的腿是他在侮辱我家春香时,被顾晴踢伤的,这正好说明他的罪证确凿。”
顾晴也说:“大人,赵小二他想狡赖。让他说清这块衣服上的布条,是谁的?请大人当面对证。”
刘秀觉得有理,就让侍卫把那块布条与赵小二身上的衣服进行对照,结果真的发现,赵小二身上的衣服衣边处少了一块,而这片布,正巧补上那个缺口。顾春晖和侄子见此情形,异口同声说:“赵小二,这下你怎么说?太常大人,给我家春香还一个公道。”
刘秀一听顾家爷俩这话,摆手说:“大家别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只是初始证据,还不能草率定案。”他接着说道:“他赵小二一直说冤枉,还说是昨晚他一直在家呆着,那就让人来证实吧。看他能怎样狡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