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闲话电影』
百鸟朝凤,还是百废待兴?

百鸟朝凤,还是百废待兴?

作者: 无用之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5-18 04:09 被阅读11次
    图片来源网络

    我不习惯写影评,我曾说过凭着只看了一两遍的粗糙观感就轻易对一部电影指手画脚,这本身就是对电影工作者的不尊重,无论文艺片的坚守,还是商业片的迎合,都是市场的需要和情怀的释放,好坏且不论,至少它本身存在就是一种职业。所以关于《百鸟朝凤》的优劣此刻不予置喙,但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的人文内涵确实触动了我。

    传统并非只是一个名词,老一辈子的坚守承担着一份使命感和责任心。社会在进步,许多东西退出历史舞台,每个人若是留意身边都能发现一些消亡或者正在消亡的东西,有人视其为糟粕,有人长吁短叹。吴天明导演用最后一口血气吹响《百鸟朝凤》,是一曲挽歌,还是一种涅槃呢?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值得发人深省的地方。

    这些年游历各地,浪迹乡野,做传统美食的开发,见到许多民间传统技艺,也尝了很多民间美食,其中不难发现其面临消亡的原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人类的必然,我们不可能退回从前,即使我们常常把心中的那个“从前”刻意描摹的很美好,但静心想来那种状态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落后的。快节奏造就了快餐文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于是第一生产力逐步替代了手工技艺的慢效率,生活需求趋向实用,审美的感知趋向理性,所以随处可见的新生事物总能夺人眼球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而这些新生事物又岂是凭空而来的呢?这正是市场的必然,需求的必然,好似方便面能久盛不衰的道理。

    于是许多传统被强势逼近了死角,记得有一期《传承者》上,一群表演高台花鼓的女孩子赢得满堂喝彩,而青年评论员说出了他们的点评,他们认为形式没有变化,缺乏创新,没有突出个人,没有焦点等等。许多人都尊敬传统,至少表面上是的,他们也认为是老一辈艺术家的智慧,但许多时候他们也仅仅停留在尊重上,内心确实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这个凸显个人的时代,个人光环就貌似可以普渡众生,于是就出现了无数高调的粉墨登场和频频推上风口的大咖、网红,还有奇葩。在青年评论员侃侃而谈的时候,向来儒雅沉静的陈道明终于开了口,他说:“群体性节目就是群体性的,它需要整齐划一的,有些节目就是需要这样的。仪仗队,你体现个性行么?总体的要求它是整齐划一的,它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上,这么多人,让他做成一个制式的动作,是很难的。”陈道明说了很长一段话,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感到汗颜,因为在开发传统美食的时候,我虽想着传承,但更多的时候却有意无意的去迎合当下市场,以求延续,所以他近乎严肃的对青年评论员说的话,也掷地有声的敲打着我,当时我不禁低下头思考和反省,而此时的一位青年评论员说了一句“皇上冤枉啊”就以一种类似综艺节目的调侃的方式终止了这场辩论,这让我有种恬不知耻的感觉,当然或许他们懂了,也或许是节目需要。

    高台花鼓是鼓的一种表演形式,鼓是古代农民发明的,它代表了古代农民淳朴、敦厚和乐观,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百鸟朝凤》中的唢呐亦是如此。

    传统文化多可贵,看看那个思密达国度不断抢劫文化,再看看岛国的诸多行径,就能看出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厚实的历史文化,就很难有凝聚力,而身在上下五年华夏的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溺在福中自发福,变得精神涣散,主观怠慢,意志消沉,人格扭曲。

    看完《百鸟朝凤》,感触最多不是舆论上对影片的赞美,更多的是反思。回忆那些记忆里的美好,面对身边每天都在消亡的老事物,想到一批批坚守的老艺人的离世,惋惜哀叹之余,能做的却依旧很少。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这更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个人力量如此渺小,我们无法自诩为救世主,振臂一呼就能唤醒沉睡的人,或许以后为了传承,依旧需要一些迎合市场的妥协,但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把那份精神留住,把那些传统的精髓留住。

    尽力而为吧,以此自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鸟朝凤,还是百废待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xs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