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学生接触的越多,对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就越有加深一步的理解。
对于学习适用的就两种孩子:聪明的和不聪明的。
而不聪明的孩子,要想着赶上聪明的孩子,只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但往往很多结果是,即使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也永远追不上聪明孩子的脚步。
这一点是挺不公平的,但无法改变,虽然对于学习新的东西,对于接受不快的人,不论是老师,还是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说多努力努力,勤能补拙。
但比较令人失望的是,勤能补拙的成绩,依旧是惨不忍睹,让人怀疑人生。
为什么明明付出了时间和努力,却得不到回报呢?
李尚龙老师写的书籍《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可以解释这一原因,不要装作很努力而心没有踏实学习,等真正检验成果时,就一清二楚。
另一点可以解释的是,重复做相同的题目,只待在舒适区去做自己喜欢的题目,而未能去攻克自己不懂的题目,在一门学科上的学习和练习上,也只是重复做题,而没有刻意练习。
曾经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万个小时定律”,给了所有人一个鸡血似的鼓励,但这一万个小时,并不是表面上,学习一万个小时就能成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而是有目的的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定律,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生活中聪明的人很多,会学习的人也很多,千万不要已聪明自居而觉得高人一等,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努力,都离不开刻意练习的勤能补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