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习了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要求精读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笑来老师就告诉大家:“大多数人学习能力差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绝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只字不差地阅读。”所以专栏开始,笑来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精读,要只字不差的阅读。也可以理解,好多人读书只求快,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好像读的很快,但读完了也不知道读的是什么。结果看似读了不少书,但收获却是寥寥。
但有些人又总觉得这样读书太慢,太少,跟不上别人进步的步伐。比如我前一段时间读雷达里奥的《原则》,陆陆续续读了两个月才读完。这样下来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啊!但是看看那些牛人,好多人一年怎么要读一两百本书,至少两三天要读完一本书啊!这些牛人是怎么读书的?好多人提出了速读,跳读,扫读等方法,可我却是读书少,也没机会实践,不知道效果好不好。
怎么办?怎么办?到底应该精读还是速读啊?我的焦虑症又要犯了!是不是我要接受命运的安排,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好了,看来我不是那块料啊!
但焦虑归焦虑,仔细想想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啊,对不同的人和事,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答案都是不同的,哪怕对自己,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自己的能力变化,答案或者解决方案都应该不同!总想找一个标准答案,然后一成不变的去执行下去,真的是猪脑子!这是懒人和傻瓜的天真想法!想想自己本质上还是个平庸的懒蛋啊!至少是个假装很努力,很勤奋的傻瓜。典型的战略上的懒惰!
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个读书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一个是是否能知道书的好坏和难易,另一个就是自己的能力,具体到读书上来讲就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不同的书肯定应该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如果确定这是一本对自己学习生活某方面有用的经典好书,那就应该采取精读的办法,仔细阅读,一遍往往不够,要多读几遍,特别是书中一些重点,要反复读,记下来,最重要的是,要把书中学到的东西去应用到实践中去。
如果碰到一本自己不熟悉的书,不知道好坏,不知道对自己有没有用,那开始就应该使用扫读,跳读的方法,先看看序言,目录,找一找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翻看一下,然后决定是否要继续,是否值得精读。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主题阅读上,就是如果你决定要针对自己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想从书中找到解决方案,那就应该尽量多的找到这个领域里的相关书籍,通过速读的方法筛选出来适合自己问题的几本书再来根据重要程度来进行精读。当然有时候也不是整本书都需要精读,可能对我们有用的就是某几个章节而已。
另外书的难易程度和类型也决定了我们的读书方法,有的实用经典书,很有用,但读起来难度大,那更值得我们精读。有的书简明易懂,是知识型的书,就适合快速阅读,掌握了解我们需要的知识点就好。
另外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决定读书方法。首先要看我们的阅读水平,比如我自己,虽然好像教育水平也不低,但实际上没有好好读过什么书,不要提原来在学校受过的应试教育了,那都是被动的读书,很少有自己主动的思考。就是现在有些觉醒,主动去找些书去看,但看的还是很少,更缺乏对阅读能力有意识的锻炼和提高。所以现实是自己得承认自己的阅读水平很低,在这个前提下,我个人感觉还是应该先耐心精读一些经典的好书,提高自己的基础阅读水平后,在根据不同情况和个人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速读。
另外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也决定了他的高度是否可以进行速读,如果自己的认知能力比较差,都不能分辨出来书的好坏,包括书中的那些内容对自己有用,那谈何来通过速读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和内容呢?当然多读好书并多实践也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认知能力。
但一个在不同场景下反复出现的令人无奈的现实是: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下来,都等不到自己能力提高的那一天,读的少,读的慢,缺乏练习,缺乏耐心,绝大多数人都是还没有看到曙光就早早放弃了。
所以要精读还是要速读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要看情况!要看书的情况。另外要看自己的情况。好书很多,把自己的能力提高才有可能和资格去多读,读懂这些好书。然后才有可能吸收书中的精华,读以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