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到新瑶的时候,她哭着说:“今天老师罚我们抄写20遍古诗,老师太狠心了,这怎么能写完呀……”她眼泪汪汪,十分委屈。
我小心翼翼地问:“为什么罚?”新瑶带着哭腔,声音有点嘶哑:“我们班同学不守纪律,上课打闹了,不过,我又没多说话,老师一律罚抄,不公平!”
“你们班每个人都要抄写,又不是你一个人要抄20遍。”我试图劝她。可她就是想不通,哭了好半天,饭也不想吃。
“学生上课说话,老师用了惩罚的手段,抄写这么多遍,对孩子来说有些严苛了。”我心里这样想着,但嘴上可不能这么说。如果我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师的抱怨,那么孩子也一定会是用抱怨的方式对待自己不喜欢、不认同的人或事,这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不管老师的方式是否合适,孩子犯错在先,接受惩罚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我冷静了一下,说:“要抄这么多遍,你很怕吧?”新瑶听了,止住了哭声。我继续说:“如果不怕,就先吃饱饭,然后开始写,我相信你会认真完成的。”
新瑶想了一会说:“那好吧。”她很快吃了饭,就去教室写作业了。中间有几个女生跑过去和她说悄悄话,意思出去玩,她没有动,仍然认真地书写。
正式写作业的时候,她先完成了语文其它作业,再完成数学作业、英语作业,八点多再继续写20遍作业,她再没有说出埋怨的话,刚过九点,她完成了作业,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这件事我在处理的时候,还是比较冷静的。作为培训机构的老师,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外,还应该配合公历学校教育孩子积极面对困难,正视错误,关注孩子的内心。
其实“犯错是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有错不害怕,关键是怎样正确看待错误。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自己解决问题。不能在孩子面前评价老师、抱怨老师,使孩子推卸责任,不尊重老师,我们也不能责怪孩子,嘲笑孩子,本来受到惩罚,她已经有点后悔,如果我们或者家长说:“谁让你不长记性。”这让孩子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记得女儿鹤鹤,上高一的时候,数学学得不好,每次她回到家,我都说:“你在数学方面多用心,每晚做上几道题,不会的题请教老师或同学,你要多研究呀。”她总觉得我唠叨,后来我就不说她了,我在心里说:“你考吧,考得不好或许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那天上午10点多她就回家了,一进门哇哇地哭着,一问原因,数学考了49分,她说给老师请假了,说考得少羞得没办法见人。她对我说:“妈,我错了。”她考了49分,我其实挺高兴的,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便顺水推舟鼓励她正确对待考试,把功夫用在平时。一会儿,她擦干眼泪勇敢地去学校了。后来她在学习上少了些浮躁,多了踏实,为她以后上大学,上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些家长就容不得孩子犯错,孩子错了,抱怨和打骂会让孩子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选择逃避,变得不负责任,更害怕失败,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犯了错,我认为是好事,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从惩罚中磨练自己,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提高孩子的心理强度,孩子才会有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