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董仲舒对策

董仲舒对策

作者: 一闪而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14:07 被阅读0次
董仲舒像

       董仲舒是广川人 就是今天的河北枣强县人,在汉景帝时期就是博士了 当然不是今天所谓的博士 ,就是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顾问。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一个学者,董仲舒读书非常刻苦,据史书跟汉书的记载,读书曾经三年目不窥园,就是三年时间没有到过自己的后花园。后来的典故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里。后来用目不窥园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读书非常专心。汉武帝在建元元年的十月称帝以后就下诏,让天下的诸侯跟高官来推举贤人。贤良方正,吉言敢荐,在这次贤良方正过程中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董仲舒考了第一名(举手),既然是第一名,汉武帝就连续像董仲舒问了三次,皇帝的问话叫策问,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这个回答的文章就叫 策文。皇帝问 贤良回答这个过程叫做对策。在这个天仁三策过程中间董仲舒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喜爱。董仲舒在天仁三策中到底说了什么问题,引发了汉武帝的重视。

      第一点董仲舒提出来的是“新王改制”一个新王朝的建立,跟一个新皇位的登基,这就叫新王,改制就是改变一整套的制度,董仲舒认为一个新王朝的登基一定要改变一整套的制度。具体提出的内容是两点,第一点,一个叫改正朔,第二个叫易服色。为啥董仲舒强调改变立法 跟服色呢?董仲舒有一个看法,这个看法汉武帝是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个改变仪式中间包含了一个对汉王朝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的合法性。所以一个新王朝和一个新国军的建立最根本的问题就是 合不合法。他的合法性在哪里,这个问题开国皇帝想不到,应为他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达不到,在一个就是开国皇帝顾不上,开国皇帝只是为了夺权,但是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是新王朝的合法性。一个新王朝的建立以后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合法性,第二个就是长期性,就是大家都可以仿照你的做法来做,就是你多了秦朝的天下,我们夺你刘姓的天下,那这个天下就打乱了。所以董仲舒在在他的新王改制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其中暗含着一个意思就是军权神授,是天命所在。所以天下的老百姓就是承认你是合法的,反过来说,其他的人不能在这样做了。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了西汉王朝的建立是合法的,刘邦当皇帝是天意。其实董仲舒的这个命题中间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是承认军权,

      第二是限制军权,反过来说是你当了皇帝以后如果向秦始皇一样胡作非为,上天也要惩罚你。这是董仲舒得到汉武帝信任的第一点。董仲舒这个博士是春秋学的博士,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董仲舒的春秋学属于弓杨派的春秋学,春秋学有三个派别,弓杨派的春秋学特别重视的就是大一统,就是把天下的同意看的非常的大 非常的重要,而这一点又非常迎合汉武帝的心理。汉武帝一生致力的就是要搞中央政权,而董仲舒恰恰提供了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所以董仲舒的天仁三策给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提供了一个理论的依据。

      第三点,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建立太学,太学就是国家的最高学府。而且还提出来推举贤良作为一种制度,每两年要推举一次推选天下的贤良,兴太学,举贤良,这是董仲舒第三个重要观点。太学的建立就是从武帝朝开始的,太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到隋代又成立了国子监,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又是管理最高学府的机构,一个太学一个国子监,从武帝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为止。所以这个太学给中国的封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一个就是推举贤良成为一个制度以后,就成了汉代人才选拔的一个制度。最早的人才选拔是选贤举能(上古时期),后来是世卿是禄,到了汉代就改了,就是从天下的臣民之间选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到了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中国的人才选拔经历了五中制度,最终定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一直经历1300多年后的晚清废除科举制度,所以作为人才选拔,董仲舒为汉代人才选拔做了很大的贡献。汉武帝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是想到怎样笼络人才,而董仲舒给汉武帝提出来的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具体做法,这也是董仲舒神的汉武帝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点就是尊儒。我们一提到董仲舒就会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这个话不是董仲舒说的。董仲舒原话的意思是说不带六经的 不带孔子的的这些书不要让他流传了。董仲舒的这个建议马上就被汉武帝采纳了。汉武帝的做法跟秦始皇的做法正好相反啊 秦始皇是焚书坑儒。到了班固为汉武帝写传的时候。传记最后评价汉武帝一生的时候。说了八个字,叫“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这是班固的提出来的,后来人们在班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的第四条得到汉武帝重视的就是提出了尊儒的问题。

    第五点得到汉武帝重视的就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就只要进行改革。董仲舒用的一个词叫做“更化”。董仲舒认为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所以发展的不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好多东西需要改而没有改。所以董仲舒要改革。这些就是天人三策的五个方面、大一统(解决了中央集权的问题);尊儒的问题;人才的培养跟选拔的问题,西汉政权的合法性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汉武帝做了皇帝以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董仲舒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法家学说,第一法家学说是封建独裁皇帝最喜欢的学说,另一方面秦朝的灭亡又给后来的皇帝敲了一个警钟,如果仅仅用法家学说来治国一定导致灭国,所以后来的皇帝一方面法家的学说是不能丢的,因为法家讲的是权术,另一方面又不能赤裸裸的只讲法家,需要在法家 的外面披上一层漂亮的外衣,一个很温和的外衣。而那个新外衣哪家合适呢,选来选去就是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是最合适的,所以儒学被汉武帝看中就这两原因。汉武帝在位54年跟匈奴打仗打了39年,在长期的战争中间实行的主要的要用法家的这一学说,但是又想规避打出法家学说旗号的这个政治风险 ,所以他需要一个漂亮的外衣。选来选去就这个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最为合适,因为儒家讲的是大一统,讲的是仁义,这些方面最适合汉武帝。这只汉武帝欣赏儒家的一个原因,再一个就是,汉武帝一生追求的事情就是一件事情,就是中央集权,而且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其中有一方面就是思想的统一,要有一种思想来统一天下。所以董仲舒提出的思想符合汉武帝用一种学说总的原则,中央集权一方面是政治上权利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是思想文化方面的统一,而这个思想文化的统一就是要用儒家思想来统一。

    中国历史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开始的。他这个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正面的影响,对国家的稳定,对中华民族的统一贡献是极其之大。我们这个国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出现大的分裂,我们国家这么多民族能凝结成一个整体,跟儒家思想是离不开的,所以董仲舒对我们国家的统一,对民族的凝聚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二尊儒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造就了一批中国以儒家思想作为信仰的文人。董仲舒创建的太学跟尊儒结合到一起,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以儒家思想作为一个价值观念的一个文人集团,这些文人通过读书 走上官场,就是文官。在中国古代政坛上有四种力量,第一就是文官,第二就是武将,第三就是外戚,第四就是宦官,这四力量 从总的方面来看,哪一个朝代哪一个皇帝在位的时候以儒家思想武装的价值观念的文官集团掌权这个时代政治就比较清廉,如果是武将掌权,那就会出现藩镇割据,向唐代的中后期。如果是宦官跟外戚这两股势力掌权,基本上是是这个王朝最黑暗的时候,从中国政坛这四种力量中间以儒家思想作为价值观念这一批文人做官是政坛最稳定,政治最清廉的时期,因为这里有一个道理,这些人文人从小读书讲的是 忠孝 仁义,有一个价值观念,这个有价值观念跟么有价值观念的官员是绝不相同的,做官以后,有价值观念的官员,在判断是非的时候不仅仅是听从上面的指挥跟命令,还有一个自己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儒家的这一套价值观念。尊儒以后这个思想就深入到文人的心中。

  从负面的方面来看,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也有负面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了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提高了 ,其他诸子百家思想就减少了。限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

  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 但是并没有重用他,汉武帝把董仲舒派到汉武帝的哥哥江都王那里去做了国相

,江都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对策完就去了江都做了江都国的国象,没有把他留到中央政府任职。

相关文章

  • 董仲舒对策

    董仲舒是广川人 就是今天的河北枣强县人,在汉景帝时期就是博士了 当然不是今天所谓的博士 ,就是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顾...

  • 《汉书》研读286:董仲舒传(五)

    董仲舒传(五) 董仲舒回答对策完毕后,汉武帝马上任命董仲舒为江都国相,侍奉易王刘非。 刘非是汉武帝的亲哥哥...

  • 《汉书》研读284:董仲舒传(三)

    董仲舒传(三) 汉武帝观看完董仲舒的对策后,感觉十分惊异,就另外再加一个策论说:大概听说过虞舜时期,帝王...

  • 汲黯为什么敢说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做表面文章!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董仲舒的对策说:“春秋大一统,天地常通,古今之谊。”今师非道,人非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则...

  • 董仲舒《天人三策》摘录

    汉武帝即位,发诏问治国之道,董仲舒写了一篇对策,汉武帝没看太懂,问董,董又写了一篇,汉武帝还是不太懂,又问,董又写...

  • 十三 去除荒诞,追求理性,王充对董仲舒哲学的修正

    董仲舒之后,学者们纷纷以董仲舒的套路来学习和理解经典,以董仲舒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前篇提到,董仲舒把阴阳家和儒家结合...

  • 2022年4月2日

    读书卡 读了两个故事:一是颜回讲德修义孔子称赞,一是董仲舒三次对策汉武帝。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概括...

  • 今日读书

    读书卡 读了两个故事:一是颜回讲德修义孔子称赞,一是董仲舒三次对策汉武帝。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概括...

  • 董仲舒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流行,而且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成效慢,发展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被打断。儒家思想真正盛行的时期其实...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省南部)人。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董仲舒对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bn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