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先来说说“先圣后圣”,先圣代指舜,后圣代指周文王(后圣之“后”并不代表今时)。再者来论,“其揆一也”(译文:他们的准则是相同的):周文王与舜最大的相同点即是都是古时的孝子,也就是说“揆”在这里所代表的准则是为“孝(不过,百善孝为先,也许大多圣人都有同个准则,是为孝。而,圣人之所以为圣,其先是作为“孝”而存在的,可以说,不管是圣人也好,凡人也罢,都应以孝作为自身人生准则之一)”
说明:第一句“舜生于~西夷之人也”表达的是舜与文王所出生以及死亡的地理环境,若是有对地理、风土人情有研究的人可能会去探究为何在那个时期,在那个地点能够出现这两位圣人,而后的今时,是否依旧能在那两片地域上发现圣人们的踪迹呢?在此,作为日常的赏析就不多展开了。
赏析1:第二句:“地之相去也~千有馀岁”。古时,交通并不发达,所隔百米或以成为了天堑,更不用说相隔千里之上;思想的统一、文化的统一也没有后世做得那么完善,能够出现效仿远古(上古)时期的圣贤来为人、治国也是更为困难的事情。但是,文王却也在当时成全了自己,成全了周朝的开创(史实而言,周朝真正的开创者是周武王,但作为整个周朝的奠基者决然是周文王)。
引申:在如今如此发达的交通,想要学习真正的道理或是技术只要一样交通工具即可到达,且还拥有享受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却被自己框在电视、电脑、手机屏幕前——动动手指,睁开眼睛学识和技术就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吗?古时,苦于各项的不方便,却也不会被禁锢;今时,苦于被自身的欲望所禁锢,却也忘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人会说,始于足下需要的是钱呀,但,为何依旧是始于足下,而不是始于金中?)足,是你与生俱来的,金钱却本不属于任何人,运用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所拥有的金钱再走出的每一步,才算是自己的路,才不会被欲望带着跑。
引申2:在思想统一、文化统一的今时(深化文化内涵并传播到各地理应是个人、社会、国家共同参与的事),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贯彻怎样的思想、文化,或是以怎样的思想、文化来作为教育后代的(教育)实质,理应是非常容易选择和决断的事情了。然而,现下很多家长根本没有这样的自觉,甚至在家教过程中运用完全偏离作为人道的思想来教育下一代。所以,每一代的凡人是否有机会朝着圣贤离去的背影窥探些许为人的准则,不是自我选择的,而是命中注定的(每一代的(各种)传承)。即,哪些人身体中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而哪些人血液中又充斥着什么类型的文化基因?从与圣贤的共鸣当中即可一目了然。
另:(血液觉醒)或是说文化基因觉醒。有些文化基因共鸣是显性的:当接触到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就能理解其中对社会、自然、个人的真正意义;有些文化基因共鸣是隐性的,虽然对典籍、实体文化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觉,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其所作所为绝对符合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实质内涵——建立在孝道(等)之上的品性与美德。
赏析2:第三句:“得志行乎中国~其揆一也”。文王也许有其他为人称道的美德,但作为与舜相较,其所遵循的准则却也与之相符——孝道。换言之,即,真正的圣者也许拥有着不同而又完善的特性,但在他们这些特性中,最为基础的特性定然是合乎于人类这个身份所必须拥有的。
引申1:孝道,作为大多数圣人所共同贯彻的准则,(真正的孝道)理应被更多的人学习与掌握,知晓孝道的实际意义与内涵,亦是当代不可或缺的东西。孝以及其他很多真正的准则,是凌驾于人们的美德、品性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孝等的准则作为美德与品性的基底,很多美德、品性都是不复存在的,即使存在,较多时候,都只是伪善之人借用美德、品性的外壳来做一些不可为人知晓的违背人性的事情,若被其表象所蒙骗,后果不堪设想。换言之,说的更重一些:看一个人,不先看美德与品性,应该先看这颗“真正的”孝心。
引申2:真正向一个人学习,不仅要学习期表面所流露出来的能力与状态,更要学习其作为一个人所赖以生存的思想、理念、准则等,这才是真正的学到了。当然,要想学习这些准则,可能连其自身都无法直接用言语、肢体来表达,让我们学习到。若是如此,只能在日常行为中、举手投足间的细节观察他们所拥有的行为特性(由其拥有的美德与品性所表露出来的),再分析其中为人所能吸纳的自己所缺少的那一部分心性。
引申3:学习的互相性也奠定了互相成全、完善的基础,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残缺做补充与拼合:相互学习的(几个)人,也终将在相互补充下到达饱和平衡点——在拥有共同的优良共性(准则)时,每个人因其不同的天赋、能力,诞生出属于他们自身的个性(优良共性基础上)——在保证了人类正确的共性前提下,丰富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