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的儿子“小芒果”刚刚3岁多,却是十足的男子汉了,总想着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吃完饭后,总是端着自己的小碗走到水池边,嘴里嘟囔着:“我自己,我自己。”玩过玩具后,妈妈刚拿过来玩具箱,“小芒果”赶紧把玩具一个一个放进去,说:“我自己,我自己。”
有时候,爸爸端来水果想喂他,可他偏过头去不吃,嘴里着急地说:“我来,我来。”……“小芒果”的行为简直羡煞了我们一众的宝妈。虽然他不见得事事都能做好,可是就这独立的小个性,太让人喜爱了。
其实,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刚开始的阶段都是喜欢用“我自己来”这种宣言,来宣告自己的独立。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却在凡事越俎代庖中,磨灭了孩子的独立性。等到我们想放手的时候,却发现孩子依赖性太强,于是我们就又反过头来指责孩子不够独立。
作为父母,当我们发现宝贝们出现自我独立的倾向,想要勇敢自信的探索生活周遭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放手”,小心维护宝宝的探索欲望,从中建立出宝宝的成就感,这,可是培养宝宝健全人格的教育关键啊。
《DK中英双语幼儿玩具书:我自己来!》就是一本送给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的小家伙们的翻翻书!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故事里的小男孩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虽然并不一定能做得很好,而且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总是在尝试,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
“明明学会了走路,还要妈妈抱,明明会吃饭,还要妈妈喂。”很多宝妈遇见这类事情,心里很着急,这可怎么办啊?
那作为宝妈的我们回忆下:还记不记得宝贝刚会吃饭时候和你抢勺子吧?还记不记得宝贝想要自己找衣服,然后弄乱了整个衣柜?还记不记得宝贝在洗澡的时候偏要自己搽香皂,弄的到处都是滑溜溜的吧?……遇见这些情况,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一般来说,小孩子都有“我自己做”的欲望。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在孩子想要“自己来”的过程中是如何引导的。
比如,当宝贝把衣服扣扣反了的时候,你是怎样对待的呢?是鼓励孩子重新系扣还是干脆帮他系上呢?如果是后者,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精神,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欲望彻底毁灭在了萌芽状态。
很多妈妈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等孩子长大一些,自然就会了。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被扼杀,就会很难适应以后的生活,更别说拥有健康的人格了。
就说《我自己来!》里面的小男孩,他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虽然并不一定能做得很好,而且问题也层出不穷,可是恰恰因为妈妈的鼓励和从旁指导,小男孩越来越勇敢,越来越独立。
《DK中英双语幼儿玩具书:我自己来!》还很巧妙的设计了很多环节,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找到“我自己来”。
看到书中那些特别设计的折叠纸板了吗?让你的宝宝伸出小手,拉开红色的抽屉,找一找小男孩的裤子是不是在里面?
翻开斜倚在床脚的积木盒,看一看小男孩的鞋子是不是藏在下面呢?
打开超市的购物车,帮小孩子挑选他想吃的苹果吧。
睡前要讲故事了,翻开小男孩最喜欢的那本书《泰迪自己来》……
孩子逐渐在成长,心理和生理都在逐渐成熟,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孩子会本能地想要脱离父母,想要独自去做一些事情。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们能够在背后帮忙再推上一把,孩子就能很好地实现自身的彻底独立。
现在的父母都主张科学育儿,那么就让孩子自己来吧!《DK中英双语幼儿玩具书:我自己来!》结实耐翻的书页,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思维性,增加自信心。让宝贝们一边翻阅,一边探索,去发现藏在纸板后面的小秘密吧!让孩子在欢乐地寻找过程中大喊一声:“我自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