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Geschichte~
煤山静悄悄——明末与晚清的不同结局

煤山静悄悄——明末与晚清的不同结局

作者: Timorousboy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08:14 被阅读2次

        明末与晚清是中国人不怎么待见的年代,似乎只有秦皇汉武,大唐盛世这样能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的时代才是主旋律,而在这两个动荡的年代则是中国人不怎么爱提及的伤疤。一个被异族灭国,皇帝上吊在煤山上;而另一个则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而对比明末和晚清,似乎晚清对我们的伤害更深,我们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记住这样的句式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国家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清政府腐败无能……”

        相对来说,明末的历史似乎并没有这么惨淡,虽说汉人丢了江山,但没有割地没有赔款,没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卑躬屈膝,虽然崇  祯皇帝最后吊死在煤山之上,却颇有几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悲壮。

        明末与晚清的历史也有几分相似之处,最大的共同点是“内忧外患”,明朝的内忧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流贼”,清政府的内忧是太平天国这样的长矛,后人给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农民起义”。外患则有几分不同,明朝末年最大的外患就是东北的女真人,也就是后来问鼎中原的满清,清朝的外患则阵容庞大,几乎是当时全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看似十分无聊的话题,晚清和明末到底谁更弱?

        先看结局,明朝的最后一位正式的统治者(南明在此不讨论)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边仅仅陪着一位老太监,除了在《鹿鼎记》里面复活的九公主和时不时在民间出现一下的朱三太子外几乎全家尽殁。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则是“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清帝退位诏书)虽然是内困外交的不得已之举,但作为一个家天下的王朝来说也算是寿终正寝,而溥仪同志则活到了新中国成立,甚至成为了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如此看来明朝似乎更惨。

        再看对手,先比较各自的内患。明朝当时的大大小小的农民军头领成百上千,这些农民军并不像小说或者评书里面讲的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官军望风而逃,相反的,这些农民军是一群切切实实的乌合之众,明末名将曹文诏曾经带领三千人追了三十万农民军几百里。从他们的名字上就可见一斑,除了高迎祥、张献忠这样知名度较高的以外,当时有记载的比较大的起义军领袖有,鞋底光、逼上路,一块云,混世龙,等等诸多可以用来娱乐大众的名字。当时农民军其实就是一群不愿意或者交不起税的农民,农民军的作战单元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常是一家老小扶老携幼的参加农民军,如果当时能留下影像资料,这样的军队更像是逃难队伍。而明朝当时确确实实有几次机会能把这些乌合之众一网打尽,有次李自成被官军围剿只剩18人逃入深山,而明朝或是因为自己的党争,或者是因为崇祯用人不当,几次让这些人逃脱。

        清朝最大的内患是太平天国,如果手头上有中学历史课本,看一下太平天国当时占领的区域,真得不会认为清朝能够战胜他们。当时的两广,两江,安徽,浙江这些中国最富庶的省份几乎都被太平天国占领。区分一群人是不是乌合之众其实很容易判断,就是看他们有没有统一的信念,哪怕是这种信念看起来很荒唐。而太平天国恰恰是有这种荒唐的信念,他们信上帝。并且太平天国有一套完整的纲领、制度和政策,从初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后期的《资政新篇》,都可以看出他们是一整套自己的组织原则和建国方略。太平天国的失败主要原因是自己内部策略的失败,首先是错误的北伐,孤军深入,北伐部队全军覆没;再次是内部的分裂,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兵败大渡河。

        内患的比较,清朝完胜。(教科书上早有定论,太平天国是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再比外患,满清的骑兵很厉害,但也并不是战无不胜,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孙承宗设计的关宁防线,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甚至到满清入关都没有被攻破。满清的骑兵纵横天下,但是他们到最后也没有凭借武力征服明朝的最强骑兵——关宁铁骑。而且当时明朝的武器装备要明显优于清军的,八旗军队用砍刀而明朝军队则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清朝的外患则是以英国为首的经历了工业革命以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有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和枪械,在与外国的交战中几乎没有胜绩,无一例外是惨败,咸丰十年的八里桥战役,清军的骑兵一遍一遍的向英法联军冲锋,子弹像割韭菜一样把他们打倒在地,清军死伤3000多人,英法联军总共阵亡5人。

        外患的比较,清朝再次完胜。(教科书上也有定论,这不是一个时代的较量……)

        最后看结果,清朝的黑历史太多了,两次都城被占领,圆明园被烧,割地赔款,各种不平等条约,没有了外交自主权,没有了贸易关税自主权等等。明朝则相对简单一个词可以概括,亡国

        房子里的冰箱被偷了,洗衣机也被盗了,甚至门框都被卸了,但是房子还在。但是房子都被人拆了就只能露宿街头了。

        清朝在内政外交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硬挺了50年,最后还是把一个虽然破烂,但总体完整的中国交给了袁世凯。清朝或者是说当时的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落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地理原因,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19世纪是很难产生原发性的工业文明,就像在新几内亚不能产生枪炮与钢铁一样。罗振宇力挺的史学教授施展称清朝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巅峰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

        崇祯有机会不死,他本可以先同皇太极议和(皇太极也有这样的倾向),着手解决内患(当年的强汉也同匈奴议和,还赔上公主,这才有后来汉武帝丰功伟绩)。即便北京守不住南迁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江南富庶,并没有遭受战火的迫害,而满清并没有海军或者水军这个兵种,即便是没有岳飞,偏安一隅也是好的。但是只要有人提议和、南迁、就有一帮文臣就出来乱骂一通,而后来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的也是这帮文臣。后来的咸丰皇帝的境遇则要好很多,英法联军进犯,他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班大臣还算从容的巡守热河,北京留下恭亲王与文祥同英法联军交涉,东南剿匪有曾国藩主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即便是咸丰皇帝死在热河后,政权虽然动荡,但却很快平息,甚至有了“同治中兴”的短暂繁华。

      如果崇祯皇帝能够获后事,他应该会羡慕200年之后的咸丰。

    煤山上只留下了他孤独的身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煤山静悄悄——明末与晚清的不同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jo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