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浇灌,静待花开
---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有感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
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近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很多人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提现在身体上的生长,更多的还有在心里层面上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被看见和理解,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 无回应之地即绝境,身处绝境中的孩子,内心的黑暗是很难被驱散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看见和回应。“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所有的孩子,都是透过他人的反应来看见自己,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别人与自己的互动获得存在感。在积极回应和被看见的环境之下,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自己。
虽然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亲子关系,但在教育中也很受用,比如内向的孩子在“看见”和“回应”下逐渐开朗了起来。内向的孩子在集体中不如活跃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往往是被教师忽略的一个群体,他们怕“抛头露面”,但内心又渴望被关注,不过大张旗鼓的过分关注会让他们害羞甚至不知所措,他们更喜欢温和的、具体的方式来回应他们的期待。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需要得到我们正确、细心的浇灌和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身为教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还要看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
网友评论